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南漳女童写“最催泪作文”


南漳女童写“最催泪作文”想爸妈一起吃晚饭    农村新报讯 通讯员张丽

    这两天,一篇题目为《我想跟爸爸妈妈一起吃晚饭》的学生作文火了,它在微博、微信朋友圈中被大量转发,网友称其为“最催泪作文”。其实,这篇文章出自一名襄阳11岁女孩之手,她就是来自南漳县武安镇的李诗怡。目前,李诗怡跟随打工的父母在昆山读书。
    “想和爸妈吃晚饭”刷屏网友称之“最催泪作文”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就自己学会了做饭,一个人烧、一个人吃……为了让家里看上去不那么冷冰冰、静悄悄,我经常开着电视机吃饭……爸爸妈妈,希望你们能抽空陪我吃吃饭,我可以给你们烧一桌好吃的……”在这篇作文中,作者李诗怡表达了想跟爸爸妈妈一起吃晚饭的愿望,并发出“爸妈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的感慨。这篇作文获得了全国“乡愁”散文大赛三等奖,中国作协副主席、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为她颁奖。
    10月30日,这篇作文发表在《南京晨报》上,之后,新华网、新浪、现代快报官微、华西都市报官微等纷纷转发。
    网友纷纷留言,“好感动,这孩子好懂事”“好孩子,看得人鼻子发酸”。也有网友说出了打工者的不易,“Tony北极星110”留言“也许她的父母也想和孩子一起吃饭,可是打工的人们有几个能主宰自己的工作时间呢”,“炒年糕先生”也深有感触,“现在一日三餐也都在公司”。
    而在襄阳,李诗怡的这篇作文也引发了大家的关注。11月2日上午,在贾洲小学六年级教室,当语文老师刘胜元在班上读这篇作文时,一些学生的眼角湿润了,学生成思燕说:“感觉她的爸妈和我爸妈一样,忙于工作,根本没有时间管我,也没有关注我的成长。”
    “这篇作文看起来很平实,却深情表达了孩子渴望父母多陪陪她的愿望,我觉得她写出了很多留守儿童、进城务工者子女的心声。”刘胜元说。
    “我”来自襄阳南漳父母在外打工多年
    “李诗怡语数外成绩都在90分以上,是我们学校的优生。”昆山珠江学校小学部办公室一位姓张的老师告诉记者,李诗怡写的《我想跟爸爸妈妈一起吃晚饭》真实感人,所以学校推荐它参加了全国“乡愁”散文大赛。而作者文中反映的也正是进城务工者子女的真实生活状态。
    记者辗转联系上了李诗怡的母亲张玲。张玲介绍,他们原籍在南漳县武安镇。“女儿3岁时,我和她爸爸出去打工。女儿跟着外公外婆在老家上幼儿园,但外公外婆毕竟年纪大了,不知怎么教孩子学习。”李诗怡6岁时,便跟着打工的父母来到了昆山,就读于昆山珠江学校。母亲在一家电子厂上班,父亲李国升则在一家锁厂工作。
    珠江学校是一所民办学校,早晚有校车接送,学生中午不回家。“在女儿上一二年级时,为了照顾女儿,她爸爸找了份不用加班的工作,有双休,但工资比较低。”到了三年级,李诗怡长大点了,为了多挣点钱,父亲换了份工作。每天晚上,夫妻俩七八点才能下班。
    不过,小小年纪的李诗怡自理能力比较强。每天下午三点半放学后,她回到家先做作业,做完作业会自己去买菜,饿了就自己做饭吃。“刚开始,她做蛋炒饭,后来又学会了西红柿炒鸡蛋、炒青菜、炒土豆丝等。”张玲说,因为下班晚,她和老公经常在单位食堂吃晚饭。“我一直挺为她骄傲。”张玲说,李诗怡很懂事,特讲道理,特听话。女儿喜欢芭比娃娃,家里也买了一些。有一次女儿又提出想买芭比娃娃,张玲就给她出主意,“可以把旧衣服剪裁后给芭比做成新衣服”,懂事的李诗怡接受了建议。
    看到《我想跟爸爸妈妈一起吃晚饭》这篇作文,张玲表示很心酸。她曾问女儿“是不是你真实的想法”,女儿答“是的”。“我们就想着,以后要尽量早点下班,多陪陪孩子。”张玲说。
    专家谈家庭教育父母陪伴影响大
    “这篇作文触动我了。”襄城贾洲小学是一所地处城乡接合部的小学,不少学生也是进城务工子女,校长张自力说,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很多家长觉得给孩子吃饱穿暖就可以了,却忽略了“温暖的家”才是孩子最需要的。作文中,小女孩的家是冷冰冰、静悄悄的,让人心酸,但在现实中,这样的家普遍存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办公室 缺失 小葱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