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再生稻“发力”,助鄂产稻米提质增效


再生稻“发力”,助鄂产稻米提质增效    农村新报讯 记者徐思弘 通讯员罗良辉 张建设

    10月23日一早,在沙洋县毛李镇毛李村七组的水稻田里,机声隆隆。
    收割,去杂,称重,测水,计算......省专家组在再生稻田里现场收稻测产,并当场宣布结果:“品种:天两优616;实际产量为:亩产464公斤。”
    丰收的喜悦爬上脸庞,“加上上一季稻谷,亩产超过1吨。高产!高效!”朱必清对着自家的稻田竖起大拇指。
    再生稻,一种两收、精米率高、节本增效。短短三年,再生稻在我省从2013年的44.7万亩发展至今年的140万亩,势头迅猛。
    10月23日,从沙洋召开的全省再生稻产业发展现场会上传出消息:在全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之时,抓好再生稻生产,将成为下一步我省稳粮、增收、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

    面积连年“跳级”

    “每亩除去200元成本,可净赚大约1500元。种再生稻投入少,赚头大,值!”丰收在望,沙洋县毛李镇毛李村七组村民陈凤山兴奋不已。
    2013年,陈凤山在同村种粮大户陈启贵的带领下尝试种再生稻,最初的6亩稻田面积逐渐扩大至14亩,今年预计总产可超1.7万斤。
    “第一季稻的收入、效益同一季中稻相当。第二季的投入为每亩80元,平均亩产约350公斤,产值约1200元。一亩纯利润有1110元。”据他介绍,因再生稻省工、省时、省种、省肥、省水、生长期短、见效快,比单种一季中稻亩平增产300多公斤,农民种植积极性高。
    沙洋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方述清表示,自2012年起,沙洋县再生稻发展连年“上台阶”:2013年面积1.2万亩,去年翻三倍,今年达到8万亩,总产量可达5000万斤。
    近几年来,通过高产创建、水稻集中育秧、产业技术体系等项目和技术措施扶持,我省再生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据省农业厅统计数字,我省再生稻面积达140万亩,可增加粮食产量近10亿斤,带动农民增收15亿元左右。

    品牌各地“开花”

    “香!口感好!”10月22日,在春露水稻种植联合社参观时,香喷喷的米饭刚出锅,引得全省的农业局长和专家争相品尝。
    “除了产量优势,再生稻因生产季节温差式,稻米食味比头季稻好,整精米率也明显提高。”合作社理事长张永前介绍,因口感好、品质优,再生稻的市场收购价普遍高于一季稻,针对再生稻第二季稻谷,合作社通常以高于市场价0.3元/斤的价格实行订单收购。2014年,共销售再生稻米200万斤;预计今年可销售400万斤。
    高价收购的“底气”,源于品牌产品的支撑。
    自2014年起,春露合作社以再生稻米加工为主,注册了“洪湖春露”和“洪湖荷莲香”两个商标,“洪湖再生稻”获得了地理标志认证和绿色产品证书。产品进入武汉、上海、北京、广州、江西、合肥等城市,远销至新疆。
    “口感好、品质优,自然在消费者中受欢迎。”省农科院专家表示,再生稻谷生长期内化肥农药施用同比明显减少,减轻农业环境污染。再生稻米的农残、重金属指标明显减少,提高大米健康品质。
    良好的品质促进了再生稻米品牌的开发。目前,再生稻品牌产品在全省多地 “开花”。
    再生稻生产大镇洪湖沙口镇,再生稻产销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种企联合经营机制,实行订单收购。2012年沙口再生稻香米注册了“洪湖天润香”牌商标,并于2013年获得了无公害证书。位于京山的八方米业注册了“芳香千里”再生稻香米品牌,产品远销上海、广东、福建等地。

    “深挖”400万亩发展潜力

    丰富的温、光、水资源,赋予湖北天然的自然优势。在我省江汉平原生态区,有再生稻适宜发展面积约250万亩;在鄂东、鄂东南生态区,适宜面积约300万亩。
    省农业厅厅长戴贵洲表示,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背景之下,粮食生产从主要追求产量,向产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此时,发展再生稻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进一步突显。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稻谷 水稻 农业发展 生长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