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首个农村电商发展意见出台


首个农村电商发展意见出台    农村新报讯 首个全面部署农村电子商务的文件正式落地。
    8月31日,商务部、发改委、工信部等19部门联合出台 《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这是商务部第一次专门提出农村电商发展的意见,虽然业界称其为蓝海,但到今年上半年我国农村电商占农产品整体销售额仅在2.5%左右,而其他领域电商销售额占比一般都在20%以上”,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部副主任张莉表示。
    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相比,此次《意见》对社会资本开放的力度更大,不仅鼓励各类资本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并进一步明确提出“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邮政、快递等各类社会资本加强合作”。
政策频频加码农村电商
    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从2010到2015年,“发展电子商务”、“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等内容都明确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
    今年以来,农村电商扶持政策持续加码。5月,国务院专门出台《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随后商务部也相继制定了《“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明确1-2年内,在全国创建培育200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示范县电子商务交易额在现有基础上年均增长不低于30%。
    日前,中央财政已向中西部地区为主的26个省份的200个县下拨了37亿元的扶持资金,用以开展2015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综合示范。农村电商不仅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宣传平台,也进一步打通了供应链,有利于农产品“走出去”以及双向扩大农村消费市场,但在卓创资讯惠农电商部分析师崔鹏亮看来,基于农产品自身保质期短特性以及运输效率等因素,“互联网对于农户而言更多只是宣传平台而已,实质线上带动线下消费并不明显”。
    与时下中国电子商务如火如荼的发展之势相较,近6亿人口的农村消费呈现 “大市场”、“小农户”的不对称格局,目前农村电商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农村电商渗透率还是很低,以被称为电商CPU的物流成本为例,有的地方单配送成本都10元左右,甚至比商品本身售价还高”,张莉在调研中发现,目前我国电商进农村需跨过层层障碍,包括农民对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接受程度、农村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物流配送效率、产品标准化、人才和管理经验等多重关卡。
    针对目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意见》从培育多元化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加强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营造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了10项举措:一是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各类资本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二是积极培育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企业;三是鼓励农民依托电子商务进行创业;四是加强农村宽带、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五是提高农村物流配送能力;六是搭建多层次发展平台;七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八是加强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九是规范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秩序;十是开展示范宣传和推广。
鼓励各类资本全产业链参与
值得注意的是,10项举措将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邮政、快递等各类社会资本加强合作放在了首位,显示下一步发展农村电商将进一步加大向社会资本开放的力度。
    “因为长期以来很多外来资本流向农业领域规模还是不够,近几年政府开始加大社会资本投入农业,但找不到方向和投资点,所以这次鼓励了一个投资点——农村电商,”张莉说“这既表明了政府的投资方向,也说明在‘十三五’期间,‘互联网+农业’可能会有一个大的发展。”
    在张莉看来,农村电商本身就是一个长投资链条,而不只是做电商平台,还包括农村电商物流、农产品标准化包装、农产品检验检测、农产品研发等一系列产业,围绕这些领域社会资本都可以投资,获利空间可观。
    中银国际日前研报显示,到2014年,我国农村电商迅速发展,涉农交易类电商已达近4000家。阿里研究院则预测,到2016年全国农村网购市场总量有可能突破4600亿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基础设施建设 存在的问题 今年以来 相结合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