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鑫星农牧在猪圈里展开的“绿色革命”


    徐声高张华

    公司总占地8500亩、拥有9家生猪养殖场、年出栏生猪30万头……作为全国生猪养殖“百强”企业、江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万年鑫星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可谓一家真正的养猪“大亨”。同其他养殖企业一样,养殖污染也是其发展壮大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一大困扰。如何实现生猪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如何守住绿水青山,赚取金山银山?鑫星农牧按照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发展思路,展开了一场猪圈里的“绿色革命”,走出了一条经济与生态双赢之路。

    沼气发电猪粪变废为宝

    公司位于万年县齐埠乡蛇湾村的齐埠猪场占地面积近2000亩,年出栏生猪近20万头,每天排出猪粪214吨,污水395.6吨。如何让这些猪粪变废为宝,该猪场给出的答案是:“猪-沼-肥-电”综合利用。

    早在建设初期,该猪场就开始建设沼气池,经过几年发展,目前已建成大型沼气池约10万立方米,并配套建设了废水处理池、地下污水管道、氧化塘、消毒池等各种措施。2010年,鑫星农牧与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总投资6500余万元,建设了以猪粪为原料的沼气综合利用项目。通过“猪-沼-肥-电”综合利用模式,以沼气工程为纽带,对猪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有效处理和综合利用,沼液、沼渣变为有机肥为种植业提供肥料,沼气发电不仅可满足企业自身需求,还可提供给周边农村用户。

    今年1月,该项目发电机组正式并网发电,总装机量2000千瓦,年处理猪粪22万余吨,年处理尿污14万吨、产生沼气657万立方米,每年可发电1500万度、生产有机肥2万吨。

    生态治污浊水变清水

    走进齐埠猪场,一片铺满绿色植物的200余亩湖面迎面扑来,满眼的绿色醉人心脾。

    “这是狐尾藻,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化污水为清水的神奇功效。”谈起狐尾藻,鑫星农牧董事长汪世彪赞叹不已。

    去年4月,鑫星农牧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合作,成立“江西万年鑫星农牧股份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引进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养殖废水生态治理技术”——狐尾藻治污技术。该植物能有效消除COD、氨氮和悬浮物,沼液和污水经过二级生物基质池和五级狐尾藻湿地,逐步得到净化。从第二级湿地开始,水质开始明显清澈,气味逐渐变淡,到第五级湿地,净化后的水从外观上看已经比普通河水更干净,水中COD含量不到100mg/l,氨氮不到20mg/l,总磷低于2ppm,所有指标均符合国家畜禽养殖污水排放标准。

    另外,狐尾藻还可以加工成生猪食用饲料,也可以做成药材,大大节约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益。

    生物发酵开启养猪新时代走进公司的另一家养殖基地——汪家猪场,几排造型别致的猪舍格外引人注意。这些猪舍分上下两层,上层为生猪饲养区,下层内铺设一定厚度的谷壳、锯末和饲料添加剂等混合有机物垫料。上层生猪所排出的粪尿经漏网到下层,经垫料内的微生物完全发酵后迅速降解、消化,真正实现了零排放。

    2014年,鑫星农牧运用生物发酵床生猪养殖技术,在汪家猪场率先建设零排放生猪养殖场。该养殖模式集养猪学、微生物学、动物营养学、环境卫生学、土壤肥料学于一体,遵循低成本、高产出、无污染原则,建立了一套良性循环生态养猪体系。猪舍垫料一次投入,每隔一段时间,使用自动翻扒机搅拌,3年内不用更换。垫料在使用后,还能形成有机肥,直接用于果树、农作物。

    据了解,鑫星农牧计划投资1.1亿元进行零排放生猪养殖场的建设改造,新建各类猪舍计10万平方米,目前共完成投资3000多万元。

    无害处理病死猪化害为利

    在养殖过程中,生猪病死不可避免,但病死猪的盲目处理不仅污染环境,还会造成食品安全隐忧。鑫星农牧运用有机废弃物处理技术,无害化降解病死猪尸体,实现了化害为利。

    2014年3月,公司投资230余万元从台湾引进有机废弃物处理机,利用处理槽高温,配合生物催化剂,杀灭病死猪所携带的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等病毒,并迅速将畜禽尸体分解成粉状,最终配制生产生物有机肥。该设备平均日处理量3吨,年可处理病死生猪等生物体1100吨,满足了公司无害化处理病死猪的需求。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处理 沼气 狐尾藻 综合利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