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图文:武汉保卫战毙伤敌近14万


歼灭日军最多战役:图文:武汉保卫战毙伤敌近14万    农村新报讯 图为:墙上的抗日标语
    图为:炮兵阵地
    图为:万家岭村舍,我军抗击日军的情形。

    武汉保卫战,从日军攻占安庆开始到武汉失守为止,历时4个半月,毙伤敌近14万人。此战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以武汉会战结束为标志,中国抗日战争开始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1938年7月24日,武汉保卫战打响。
    1938年7月4日,日本大本营发布命令,派遣军司令官为田俊六大将,第2军司令官为昭和天皇的叔叔东久迩宫稔彦王,第11军司令官为冈村宁次中将。至此,日军进攻武汉的作战态势业已完备。
    5日,日军华中派遣军司令部作战主任参谋公平中佐带回大本营关于武汉作战要点:(1)作战目标主要是攻占要地;(2)主攻部队为第11军;(3)主攻方向为长江沿岸;(4)作战日期为9月上旬;(5)航空兵团(德川兵团)主力归华中派遣军指挥;(6)武汉作战结束后进行广东作战。
    为了保卫武汉,国民政府将武汉卫戍总司令部扩编为九战区,以陈诚为司令长官,辖第1、第2兵团,共27个军,防守鄱阳湖以西、江西、湖南两省及鄂南地区,担任长江南岸的作战;李宗仁第五战区辖第3、第4兵团,共23个军,防守皖西、皖北、豫北、鄂北地区,担任长江以北的作战。以上共133个师又13个团,其中约有80个精锐师。
    从1938年7月到10月,中日两国军队围绕武汉进行的武汉大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投入兵力最多、战线最长、时间最久、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中国军队歼灭日军人数最多的一次战役。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是平汉、粤汉铁路的交会点。1937年11月国民政府部分机构由南京迁至武汉后,该地实际成为中国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武汉位于长江中游,是当时中国第二大城市,人口超过二百万。该市被长江及汉水分成三部分:武昌、汉口及汉阳,武昌是政治中心,汉口是商业的集中地及汉阳是工业重镇,在粤汉铁路建成后,它是中国内陆的重要交通中心,同时也是将南方港口运来的对外援助运往内陆的枢纽。日军侵占南京后,国民政府虽西迁重庆,但政府机关大部和军事统帅部却在武汉,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中心和战时首都,当时中国的军事力量集中保卫武汉,日本政府及中国远征军总部均预期武汉陷落将令中国停止抵抗。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为增强指挥机构与作战能力,决定调整作战序列,于1938年6月中旬新编第9战区。同时决定以第5、第9两个战区所属部队保卫武汉。参加武汉保卫战的部队以及空军、海军,总计14个集团军、47个军,作战飞机约200架,舰艇30余艘,总兵力近100万人。各兵团部队自6月开始分别利用鄱阳湖、大别山脉等天然屏障,加紧构筑工事,进行防御准备。
    为了进行武汉作战,日军大本营在华中地区集中14个师的兵力。直接参加武汉作战的是第2集团军和第11集团军共9个师的兵力,约25万余人,以及海军第3舰队、航空兵团等,共有各型舰艇约120艘,各型飞机约300架。
    1938年7月,沿长江西进的日本第11军,分兵两路,南北呼应,夹江而上,于7月24日,向九江进犯,守军奋起抗击,揭开了武汉保卫战的帷幕。
    为保卫武汉,国民政府重新划分战区,制定战略防御部署,将重点放在武汉外围,从7月到10月底同日军展开了一系列英勇的防御作战,使敌在推进途中付出重大代价。

    万家岭大捷歼灭日军第106师团

    1938年8月,日军第11集团军主力沿长江南岸地区进攻,8月10日,波田支队在瑞昌东北登岸,遭守军第3集团军阻击。
    1938年8月20日,日军第101师团从湖口横渡鄱阳湖增援,开始协同第106师团向江西的德安、南昌进攻,从正面强攻数次,均被中国军队顽强阻击。8月27日凌晨,在空军及炮兵的火力支援下,日军第106师团向薛岳部第70军、第64军及第4军正面阵地展开猛攻,与中国军队鏖战甚烈……
    1938年9月下旬,敌军久攻不下国民革命军正面阵地。气急败坏的日本陆军大将冈村宁次以赌徒式的冒险,令日军第106师团利用中国军队防线上的缝隙,仅携带6天口粮,孤军深入后方,试图偷袭国民革命军后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雨 粮食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