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踏访活态文化遗产绍兴千年古香榧林


  本报记者 郑惊鸿

  有浙江的朋友来京,总要带来几袋香榧。人到中年吃点坚果,确实有益身心健康,因而闲适之余一直把它当做一般干果享用,直到今年8月末的一天,有机会走进会稽深山的古香榧林,聆听同行的考古专家介绍,才知道“此坚果,非彼坚果”:那一棵棵历尽千年风霜,依然郁郁葱葱的苍穹古树,竟然集果用、药用、油用、观赏等众多用途于一身,积淀着几千年中华民族厚重历史,还蕴含着生态、科研、人文、地理等等方面的价值,是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活态农业文化遗产。

  华夏一绝,千年古树群

  绍兴因深山中至今还留存着方圆400公里的千年香榧古树群而蜚声海内外。根据中科院考古测算,其中最年长者在诸暨市赵家镇榧王村海拔800多米的仙坪岭上,树龄1350年,树围9.26米,九人才能合抱,其树高20米,树荫500多平方米,犹如遮天巨伞,护佑着仙坪山民,历经千余年依旧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年产值高达4万元,因而有“中国香榧王”之美誉。

  位于浙江省东北部的会稽山脉,是绍兴市地形骨架的脊梁。主脉在绍兴市的诸暨市、嵊州市、绍兴县、越城区,以及金华的东阳,平均海拔500米,主峰海拔千余米。初秋的会稽山水真是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从绍兴市出发到赵家镇,翻过一座又一座草木葱茏高山,辗转一个多小时,在云蒸霞蔚中下车,抬头看到的是醒目的“中国香榧原始森林公园”。拾阶而上,不时迎面就会碰到千年香榧树。也难怪,脚下的会稽山区其农耕文化久远深厚,灿烂辉煌。考古发现的河姆渡遗址、嵊州市小黄山遗址,以及浦江山上的万年栽培稻遗址,都显示会稽山区万年以前就已有了农业文明。众所周知的大禹治水,功成后就是在绍兴的茅山计功封赏诸侯,并把茅山改称会稽山。而2500年前的越王句践就是从会稽山区大规模开发,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一。2200年前,秦始皇到此刻石颂德,因而留下了著名的会稽刻石。历朝先贤对会稽山的推崇,引得无数文人雅士,留下了不朽诗篇。“天下风光数会稽”就是唐代诗人元稹在浙东观察史任上的由衷感叹。

  行走在会稽山,在旖旎的风光中,不时映入眼帘的是漫山成片的巍峨古香榧群,也有零散伴着溪流峡谷,抑或挺立村落房屋四周,一株株古香榧树,与村寨、小溪、山岚等构成了一幅幅令人赏心悦目的别样景观。曾经带领着各县文物局核察的绍兴市政府副秘书长张校军自豪地告诉记者:绍兴会稽山脉古香榧群拥有香榧大树10.5万株,其中,树龄百年以上的香榧有7.2万余株,千年以上的有4500余株。实地考察之余,中科院院士、著名植物学家秦仁昌教授惊叹:“会稽山脉留下的古树之密集,堪称华夏一绝。”

  活标本,镌刻在连绵的山岭间

  时令已是初秋,苍劲的大树上多坠着橄榄大小的累累硕果,但奇怪的是,同一株古树上还缀着嫩黄嫩黄的花芽,更多的是米粒大的小小绿点。同行的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理事长曹幸穗告诉记者:这就是俗称的一株“三代果”,那“米粒”就是小香榧果,香榧通常第一年出花芽,第二年开花结果,第三年果实成熟,从开花到成熟摘果,长达18个月。每年9月,同一树上可以看到成熟果、幼果和花芽。所以民间有“一年种树千年享用,一代栽种万代受益”的“千年果”之说。曹幸穗指着一棵大香榧树说,你看这个明显的“象腿”就是嫁接的印记,当今只有在会稽山古香榧群里,仍可看到很多古代良种选育和嫁接技术的活标本,这连绵的会稽山脉留给我们的是活化石,极具研究价值。

  原来,香榧是属中国红豆杉科的榧树中选育而成的经济树种。榧树系第三纪孑遗植物,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起源于距今大约一亿七千万年的中侏罗纪。公元前2世纪初的《尔雅》是记载榧树的最早文献。全世界榧属(Torreya)植物共有6个种、2个变种。美国、日本、韩国均有,但其果实均不能食用,只是作为用材林。而我国则有3个种、2个变种,分布在湖北、四川、重庆、河南和安徽、福建、江西、云南,但终因其品种而不堪食用。仅有榧树(中国榧)在我国分布最广,栽培最久,其经济价值也最高,但必须通过嫁接才能成为现在我们看到,且能食用的“香榧树”。曹幸穗说,这就是我们先民的伟大、智慧之处,早在西汉时期的山民偶然发现了两棵“连理树”相互纠缠摩擦而生成的一种榧树,其果能食用,于是开始从野生榧树中进行人工选择和嫁接培育而成优良品种“香榧树”,其性状稳定、风味香醇。根据现有资料记载和现存千年以上古香榧树推测,人工栽培应起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元、明、清时期则开始大规模发展。带着一班博士生考察一年有余的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闵庆文这样评价:会稽山古香榧群既是自然馈赠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绍兴先民的智慧结晶,不但非常有历史和文化价值,还极具生态和经济价值,从另一个层面展现山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是独特的世所罕见的农业文化遗产。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香榧 榧树 嫁接 坚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