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助人致富也是一种成功


  今年41岁的马国强,是黑龙江垦区友谊农场第五管理区第二作业站的水稻种植户。他从1993年开始经营水田,从最初的150亩发展到现在的1290亩,累计纯收入200多万元。2011年被农业部评选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

  在水稻生产的各个环节上,马国强从“三抓”入手,即农时抓“早”、标准抓“高”、技术抓“新”。从大棚管理到插秧,从本田管理到收获、整地,马国强都严格按农时标准操作,坚持科学管理,不忽视任何一个细节。为增强雇工的责任感,他将雇工的年薪与产量挂钩,如果工作不到位而耽误农时造成水稻减产,则按减产的10%扣发工资;如果水稻的产量比同地号的平均产量高,则按高产部分的20%加薪。

  他坚持标准化种植,从清雪、扣棚、筛土、摆盘、播种、大棚管理到插秧、收获、整地,力争做到技术规范到位。如摆盘时,苗床要平、硬,底土达到1.8~2.0厘米,播种每盘用种子2.5两,泡田整地达到寸水不漏泥。

  马国强积累了丰富的水稻种植技术和经验,前来学艺的人络绎不绝,他总是毫无保留地把技术、经验传授给他们。而富裕之后的马国强也没有忘记那些贫困户和低收入户,不仅帮技术、帮资金,还在思想观念上开导他们。特别是为他们担保贷款或垫付资金,进行全程帮扶。帮扶工作牵扯了马国强太多的精力。有人说他傻,但他却说:“看到那些经过我帮助的人脱贫致富,我感到由衷的欣慰。他们收获的是信心和富裕,我收获的是快乐和成功,这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马国强还积极配合农场科技入户工程,先后带动20多个水稻科技示范户深入生产一线,示范推广优良品种、综合配套技术,做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

  在马国强的带领下,后进的20多户水稻户的产量平均亩产达到700多公斤,每公顷效益1万余元,这些示范户的产量和效益均进入垦区先进行列。同时,马国强自家水田解决了作业站20多名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带动了农场青年增收致富,减轻了农场地少人多的负担。

  2010年10月,马国强作为北大荒股份友谊分公司水稻种植大户与分公司领导一起受邀到农垦电视台《北大荒人》栏目接受专访。事后,分公司领导真诚地对马国强说:“你为友谊分公司和友谊人民增了光,我为有你这样的员工而感到骄傲。”

  从一个生产者到经营管理者,这对马国强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而他上任第二作业站副站长后,面临的首要工作是如何搞好2011年新开发250公顷水田的基础工作。为了确保水稻插秧工作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结束,他与作业站领导一起研究制定了“抢抓农时,完善基础,提前量化”的工作方案,从而为今年的水稻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徐宏宇 于凤刚

  

  

  马国强(左)与农场科技人员察看水稻长势。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整地 大棚 生产一线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