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老支书陈绍刚的一天


    莫子君

    7月5日一吃完早饭,笔者就冒雨来到四川省阆中市金城乡民乐村党支部书记陈绍刚家,看望陈书记的肺癌病情,也了解近期村里工作。没想到陈书记不在家,他的妻子说:“老陈天不亮就出去了。这阵子暴雨成灾,他天天都穿着雨衣和桶靴在全村巡逻,检查滑坡垮塌地段,组织农户疏散转移,组织村民抗灾自救,这会不知又到哪里去了!”

    笔者闻言来到该村3、4组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带,组里的村民介绍说陈书记做好了这一带的疏散工作,就又组织20多位村民去疏通村道公路沟渠了。民乐村的村道公路长达8公里,环绕全村8个村民小组。2011年春,陈绍刚3次到阆中市相关部门联系项目,争取国家投资19.2万元对震后新桥河石拱桥维修加固,还争取财政一事一议奖补资金40万元新建8公里村道泥结碎石公路。最近,他又争取到四川省交通厅立项新建水泥路,国家投资200多万元,陈绍刚又发动村民集资60多万元。

    赶到村道公路上,修路的民工告诉笔者:“陈书记已经到4组村民曹照仁家去了。”原来,曹家周围有10多户农民请来挖掘机,每户投资5000余元修到户公路,陈书记前去协调解决林地、青苗损失问题了。

    上午11点多钟,笔者追到曹照仁家。曹照仁说:“陈书记又到1、2组组织村民引水入塘入库去了。”原来,民乐村是一个典型的旱山村,近期暴雨多,陈书记在抓防洪渡汛的同时,还要组织村民搞好水利工程蓄水。

    一直未能见到陈绍刚,笔者只好来到村办公室等他。直到下午1点,陈绍刚才满头大汗回到村办公室,落座后,先从裤兜里抓出几个药瓶,逐一服药后,打开了话匣子:“今天下午,还要召开5、6、7、8这4个村民小组的联组群众会,安排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赔工作,还要安排200亩稻田养鱼面积在提灌站抽水灌溉的事情。重点是要培训稻田、蓄水池养鱼技术,马上要投放鱼苗了,这是全村的支柱产业,马虎不得。”

    笔者随陈绍刚回家吃过午饭,下午3点,陈绍刚来到7组稻田养鱼技术培训现场,他为4个村民小组的群众讲了两个多小时的技术课,并回答了村民们的各种提问。

    直到夜幕降临,回到陈绍刚家中,他才有时间和笔者促膝长谈:“我今年66岁,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已41年。2007年我被确诊患上肺癌,在阆中市人民医院手术后,病情有所好转,回到村里,妻子、儿女都劝我辞职养病,安度晚年。但是,去年底村级班子换届选举中,我还是全票当选村支书。没办法,我不能辜负乡亲们的期望,只有继续干下去了!”聊得兴起,陈绍刚接着跟笔者回顾了自己当“村官”的半辈子生涯。

    从16岁起,陈绍刚就开始担任村民组长,到后来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在村、组干部的岗位上至今已整整干了50年。说起来让陈绍刚特别兴奋的是,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他们这些农村基层干部。他说:“我当基层干部50年,从每月几角、几元、几十元、100多元、200多元的误工补助,到2011年提高到640元,还解决养老保险,我打心眼里感谢啊!”

    民乐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旱山村,过去十年九旱,一到天干年景就减产歉收,几十年来,陈绍刚带领乡亲们一直与旱魔抗争。1997年通过争取国家补助和乡亲们集资,村里终于建起提灌站,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根本改善,乡亲们终于解决了温饱。

    最近10多年来,陈绍刚又领着乡亲们投资20多万元修建了村小学;在绿豆溪上架起了石拱桥,修通了到村、到组、到户的公路;全村形成了生猪和家禽养殖、水果和花生种植以及劳务输出等5大支柱产业,农民每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700元。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民乐村60多户农户房屋倒塌,100多户农房成为危房。灾情发生后,陈绍刚立即带领党员干部逐户查看灾情,慰问灾民,投入抗灾自救、重建家园的战斗中。在抗震救灾中,陈绍刚经常几天几夜不归家,为乡亲们的事昼夜操劳,药瓶随时揣在身上。这4年来,陈绍刚既与地震灾害斗,也与自身病魔斗。到如今,60多户倒房户和100多户危房户通过国家扶持,全部建起小洋楼或全木结构抗震新房。

    2009年,民乐村投资40多万元,用半年时间实施了农网改造“户表工程”,大幅降低了电费,又提高了安全用电水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绿豆 林地 劳务输出 花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