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让历史的声音响彻未来


    本报记者 彭瑶 曹成毅

    6月28日上午的江西瑞金,晴空万里,清风徐徐。10时许,18家中央新闻媒体百名青年编辑记者来到了此次“赣州行”活动第一站——叶坪革命旧址群。刚下车,一座座别具特色的楼房映入眼帘,有的是蓝墙灰瓦,有的是由黄泥构筑而成。楼房外墙上粉刷着一句句革命标语,让人深切感受到这里浓厚的革命色彩。

    不远处,一个穿着灰蓝色红军服的中年男子,头戴军帽,神情坚毅,手中挥动着一面硕大的红旗,旗帜迎风飞扬,像在招呼着远道而来的编辑记者们。树荫下,穿着红衣蓝裤,扎着辫子的女人们,三三两两,围坐一起,一边聊天一边摆弄手中的针线活,真实地再现了当时苏区妇女编织衣物支援红军的情景。

    红军烈士纪念塔坐落在红军广场的尽头。初夏的红军广场郁郁葱葱,四周高大挺拔的松树林环绕着一大片油亮而平整的草地。一会儿工夫,媒体队伍步行来到纪念塔前。抬头望去,耸立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炮弹头形状的大型水泥建筑物,高13米,塔身镶嵌着大小不均的石子,正面铭刻着“红军烈士纪念塔”7个大字。

    宣誓前,队伍先进行默哀。默哀的时候,记者心情却难以平静。人民不会忘记,这个红色古都曾为中国革命作过的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当时赣南苏区240万人口中,参加红军33万余人,支前参战60余万人。征兵期间还出现了“母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相去”的局面,一些家庭还出现了“七子参军”、“八子参军”的情况,被传为佳话。据统计,长征路上倒下的烈士平均每公里就有3名以上为赣南籍的战士。

    为什么苏区人民这么踊跃参加革命?是因为对旧社会的痛恨和对美好明天的期盼。才使得他们愿意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与反动势力进行奋力抗争。苏区人民是可爱的,他们是新中国的缔造者、参与者和功臣;苏区人民是可敬的,为了美好的明天,他们倾尽所有,不畏强权。

    宣誓时刻,百余名新闻工作者庄严地举起右拳,齐声地喊出誓言:立志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做一名让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工作者。这是百名编辑记者发自肺腑的誓言。这份誓言久久回响在广阔的红军广场上。离开广场,记者回头望去,广场门口的那位红军战士此刻站立在纪念塔上,仍然挥舞着红旗,在告别,也是在提醒:请不要忘记,昨日的历史和今日的誓言!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6-29/185732.html

无相关信息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