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泓
今年47岁的杨淦泉是浙江湖州菱湖镇的水产养殖户,有100多亩池塘,每逢春夏交替,鱼类容易患上肠胃病、出血病等疾病,一旦鱼类交叉感染损失很大。
5月28日,记者见到杨淦泉时,他欣慰地说:“现在养鱼心里有谱了,因为有专家帮我们随时解决问题。”原来,杨淦泉参加了由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江浙片区主办的以“科技的力量”为主题的培训活动。通威公司邀请了中国水产学会资深会员、中国兽药评审委员、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陈昌福等国家顶尖水产专家为湖州水产养殖户讲授了湖州地区主养鱼类疾病防治等知识。杨淦泉说:“这样的活动对我们帮助很大,给我们提供了与专家交流的机会,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科技铸就通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水产饲料业以其具有的产业化、规模化和高科技含量特点,率先完成了产业化之路,同时也诞生了多家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
从四川发轫的通威公司,见证、参与并推动了中国水产养殖业和饲料业的发展壮大。上世纪80年代初,当全国还处于用草、菜粕等原料养鱼时,通威已开始依靠全价饲料为核心的系列成套养殖技术,为中国水产养殖业作出了重要贡献。通威以其不断创新的科技实力和巨大投入,在中国农牧领域始终保持高速发展之势,并快速发展成为一家仅在农牧领域就拥有近100家分、子公司的大型上市公司,成为我国农、林、牧、渔板块年度销售规模最大的农业上市公司之一。
那么,通威成功的关键要素在哪里?其延续、传承的企业根基又在何处?“科技能使卫星上天,科技能使你养鱼致富!”全国政协常委、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说,他引用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最早的一句广告语,“追今抚昔,不管是最初撬动水产领域的大门进入这个行业,还是如今作为我国水产行业的引领者,参与中国水产业的发展和变革,我们都可以清晰地看到,‘以科技创新促企业发展’的理念是通威奠定30年基业长青的根本要素。”
通威的技术创新源自1983年的一次创新尝试,那是创始人刘汉元在眉山永寿永光水电站的尾水河渠,开始“渠道金属网箱式流水养鱼”技术试验,即在渠道流水里修建两个金属拦网,在网箱里进行相对高密度的养殖。
这种科技创新的成功促进了通威30年的快速发展,并促使通威在至今30年的发展过程中坚定不移地将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工作放到企业经营的核心位置。刘汉元明确提出科研经费“上不封顶”,在这种基本方针的引领下,通威“技术研发航母”已全面建成起航。据了解,通威股份技术中心旗下所辖的七大研发机构“通威水产研究所、虾特饲料研究所、畜饲料研究所、禽饲料研究所、药物研究所、通威水产科技园、通威水产工程中心”已全面建成,并成为四川省乃至我国民营企业中并不多见的研发实力最强、拥有技术创新成果最多的企业之一。
创新引领发展
一直视技术创新为企业发展生命的通威公司,在30年的发展历程中不仅自身坚持技术创新,还通过技术的研发引领着整个行业的发展。
凭借雄厚的科研实力,通威公司目前正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草鱼大片段BAC文库构建和末端测序”、973计划项目“淡水池塘集约化养殖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科技部国家科技合作项目“抗家禽沙门氏菌的中草药筛选及制剂开发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反刍、水产及特种动物配合饲料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等。日前,通威公司历时四年圆满科技部“星火计划”课题,为南方鲇苗种选育、规模早繁、苗种转食技术和成鱼生态高效养殖提供绿色环保、安全高效的技术,此成果被成都市评为科技进步一等奖。
正是基于一项一项的技术创新成果,在刘汉元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如今在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中,水产品出口额占其中的三分之一还多,中国水产品出口量位居全球第一;全世界的每三条人工养殖鱼中,就有两条来自中国。
服务产生效益
“我们的示范鱼塘去年创造了单产成鱼超3000公斤,饵料系数仅1.3,成活率高达92%的行业纪录,这个成绩至少是现有养殖产量的4~6倍,今年更有望超过4000公斤。”在通威水产科技公司总经理罗国强看来,这不是一次简单的产量刷新,而是一场真正的绿色养殖革命。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6-13/184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