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今年农业科技教育工作将着力抓好八件实事


    本报讯(记者 宁启文 杨丹丹)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日前在安徽合肥举行的全国农业科技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年中央1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创新,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打基础管长远的政策措施,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各级农业部门和农业科研院所要把握良机、乘势而上,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力以赴把中央关于农业科技教育的各项部署落到实处。当前要着力抓好重点实验室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优势区种子基地建设、推广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大规模开展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和“菜篮子”标准化生产创建活动、落实好“一个衔接、两个覆盖”政策、抓紧推进农技推广服务特岗计划、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试点等八件实事。

    韩长赋指出,今年是落实中央部署、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一年。中央1号文件发布后,各地区、各部门积极采取行动,推动农业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农业部部署在全国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广泛开展农业科教大联合、大协作、大会战,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到田。目前“农业科技促进年”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当前,要把中央关于农业科技教育的各项部署落到实处,需着力抓好八件实事。

    ——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去年农业部完成了30个“学科群”布局工作,今年要实施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规划,加强基础条件建设和科技资源共建共享,建立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为龙头、专业性或区域性重点实验室为骨干、科学观测实验站为延伸的一体化布局的农业实验室体系。

    ——深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今后要不断完善优势科技资源组合模式,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统筹布局科研力量,积极探索国家体系与地方创新团队联合协作的新机制,联合攻关着力解决区域产业技术难题。依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加快建设1万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示范基地,集成示范150项农业轻简实用技术,培训好10万名基层骨干农技人员,促进农业科研与产业发展有效对接。

    ——加快优势区种子基地建设。制定实施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在支持企业商业化育种、良种繁育补贴、种子储备、制种保险、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推进优势制种区种子基地建设,加强海南南繁基地建设,“十二五”期间要完成高标准南繁科研基地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任务;加强甘肃河西走廊杂交玉米、四川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提高制种能力和稳定供种水平。

    ——着力推广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今年在冬小麦主产区普遍实施“一喷三防”,有效达到了防病虫、防干热风、防倒伏、保大穗、增粒重的目的。今后要大面积推广和实施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建立稳产高产技术体系。

    ——大规模开展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和“菜篮子”标准化生产创建活动。今年中央财政初步安排高产创建资金20亿元,支持建设12500个粮棉油糖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让农民群众学会新技术、用好新技术,学会集成运用技术。    

    ——不折不扣落实好“一个衔接、两个覆盖”政策。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乡镇农技人员工资待遇要与当地事业单位的平均收入相衔接,2012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所有农业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今后要推动落实基层农技人员工资倾斜和绩效工资政策,提高待遇水平。努力争取在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经费上有大的突破。

    ——抓紧推进农技推广服务特岗计划。引导和鼓励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到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工作。规范选拔程序,保证聘用人员素质和工作质量,落实工资待遇、社会保障、学费补偿、事业单位优先录用等优惠政策,确保特岗人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符合条件的逐步转为基层农技服务机构正式成员。

    ——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试点。抓紧筹划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重点扶持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立志务农的初高中毕业生和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今年首先在有条件的省、市、县开展试点,摸索经验,逐步推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子 制种 农民培训 标准化生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