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定州市79.8万亩小麦长势好于往年。为了确保丰收,当地农业部门加大“一喷三防”的力度,5月6日以前已将相关农药免费发放给农户。图为5月18日东亭镇元光村农民正在抓紧喷施农药。
(本报记者 刘刚 郝凌峰 摄)
专家简介
郭天财: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河南农业大学教授
本报记者 王瑜
小满已过,主产区冬小麦进入灌浆盛期。冬小麦产量占夏粮总产量的近九成,对于夏粮乃至全年粮食稳产增产意义重大。当前我国冬小麦长势如何?今年夏粮再获丰收有没有基础?小麦生育后期还有哪些风险,应该如何应对?近日,郭天财在马不停蹄奔赴各地考察调研间隙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记者:作为全国小麦专家指导组的专家,就你所了解的情况,当前主产区的冬小麦长势如何?
郭天财:当前,西南麦区已经开始收获,其他冬麦区包括黄淮麦区、长江中下游麦区、华北和西北麦区已经进入灌浆盛期。从目前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我国冬小麦主产区的小麦长势普遍较好,绝大多数麦区的小麦长势为近5年来最好的一年。
记者:当前长势良好,能否说明今年冬小麦将再获丰收?
郭天财:现在距离麦收还有10天左右时间,冬小麦生产进入百米赛跑的最后冲刺阶段。从整体来看,今年我国冬小麦产量实现“九连增”有基础,有条件,有希望,更有可能。根据目前的长势和已有的基础,如果从现在开始天气条件好,不再出现重大自然灾害,后期麦田管理扎实到位,收打顺利,今年我国冬小麦实现连续九年增产的可能性很大。
记者: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什么?能否给我们详细解释一下?
郭天财:主要原因有五个。
一是播种面积足。去年秋播时雨水多,墒情好,许多可种可不种的地块全部种上了小麦。据农业部农情调度,今年我国小麦播种面积为3.4亿亩,比去年增加了75万亩。
二是播种基础好。前三年我国冬小麦主产区连续2年发生的历史罕见特大干旱,1年为长时间持续低温。在这种不利气候条件下,凡整地播种质量差的田块因透风跑墒,易旱易冻,对小麦正常生长和产量影响很大,教训很深刻。许多农民朋友都认识到“小麦要增产,种好是关键”。因此,去年秋播时,各地按照农业部门提出的“七分种,三分管”要求,狠抓了深耕深松、耕(播)后镇压、精细整地、适时适墒播种等措施,麦田整地播种质量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
三是土壤墒情好。多年生产实践证明,小麦播种时底墒充足是保证来年获得丰收的关键。农谚“麦收隔年墒”就是这个道理。以河南省为例,去年9月份,河南全省平均降水量达到178.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高1.35倍,全省小麦普遍实现了足墒播种。在小麦穗数和粒数形成的关键时期,3月21至23日和4月23至25日,河南全省平均降水38.1毫米和35毫米,及时有效补充了土壤墒情,满足了小麦生长对水分的需求。有句农谚叫“麦收八十三场雨”,今年这三场雨都有了,土壤墒情之好是多年少有。
四是去年冬前气温偏高,今年春季回暖晚有利于形成多穗大穗。去年麦播后的10月和11月份气温偏高,加之土壤墒情好,非常有利于小麦出苗和大分蘖发生,为今年形成足够的穗数奠定了基础。据河南省农业部门统计,去年越冬前,全省麦田群体比上年平均多6.2万头,一、二类苗和大分蘖比例高于去年,也高于常年。前几天我在一些地方考察调研,据江苏省高邮市、南通市海安县和河南省淮滨县、息县等地农技人员调查,今年这些地方属于稻茬麦区的高产创建示范方,亩穗数比去年多2~3万穗。另外,去年冬季降温早,春季回暖晚,这就是所谓的“春长”。“春长”对冬小麦生长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对播期偏早、播量偏大、冬前旺长的麦田起到了控旺转壮的明显作用,并压低了病虫越冬基数;二是根据我们多年的观察,拔节期小分蘖开始死亡,今年春季回暖晚,小麦拔节期推迟,为小分蘖赶大分蘖、分蘖赶主茎成穗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同时,春季回暖晚,延长了小麦幼穗分化时间,非常有利于形成大穗多粒。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5-21/183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