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胜利征途上的无私拼搏


    本报记者 李海涛 通讯员 吴旭 刘晓东 周宏宰

    信息化是一场断代性革命,既带来难得机遇,又充满严峻挑战。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知难而进、迎难而上,走自主创新之路,直接推动和加速了我军信息化建设进程,让世界的目光为之惊叹。

    该所用气势恢宏的成功实践证明,信息化天生就是联合的事业,大协作才能有大突破、出大成果。信息化征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痴迷执着、无怨无悔,才能在前进道路上留下坚实的脚印。

    联合攻关,让科研和战斗力“无缝链接”

    一次次冲锋陷阵,一次次攻坚克难,该所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份漂亮答卷。一个师级单位,科研能力为何如此强劲,科研成果为何如此丰硕?

    “信息化科研必须打破‘条块分割、部门所有、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观念,树立‘有问题共同解决、有风险共同承担’的全局意识和‘不求所有、但为所用’的资源共享理念:建立军内外横向协作机制,打破部门和专业界限,组成联合攻关团队。”该所政委李成军道出奥秘。

    以我军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的研制为例,参加研制者达8000多人。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许多鼎鼎大名的科研精英,居然没有这个所“常住户口”。这里实行的是按市场配置人才,用人不养人,用人不拴人,不求所有,但为所用。

    这些人才,分别来自全军和国防工业部门300多家单位,平时星散各方,遇到重大科研课题则召之即来,迅速集结成队。全新的聚才方式,使科研领域纵横连通,使该所的科研实力成几何级数增长。

    与各协作单位不是上下级关系,牵涉到这么多人,这么多单位,究竟是谁在把握全局?是一个不占编制的总师组,只有区区几个人,还都是兼职的。总师组把各个作战集团分系统的技术总师吸纳进来,对重大问题集中研究决策,让各家都有话语权,真正实现了各参研单位的实质性融合。

    “中军帐”的运筹方式,也令人耳目一新。在项目建设中,他们改变过去以工程技术人员为主的科研模式,创造性地构建了“指挥机关+科研人员+部队用户”的研发联合体,研发、实验、使用三支队伍同时进场、捆绑作业、并行推进,边研制、边使用、边完善,在建与用的互动中滚动发展。

    信仰无价,让奉献情怀融入血脉

    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项目总师王建新是个对科研着了魔的人,一向苛求技术完美,所里不少人背后叫他“倔死牛”。他总会不分上班下班、节日假日地安排新的任务,总会对已经成型的汇报和方案横挑鼻子竖挑眼,总会深入到陆海空和第二炮兵部队的一线单位搞调研,而且说走就走。

    铁血气质,无声无息却又蓬勃旺盛地生长着。不过这一次,它不是生长在枪炮林立的野战部队,而是生长在一群戴着眼镜的科学家之中。

    谢永强和何元智是一对全程参与科研攻关的博士夫妻。丈夫是信息安全防护领域的急先锋;妻子则是新型通信系统的领头人。为了实现科研梦想,夫妻俩投入了全部的热情。儿子5岁多的时候,何元智每天晚上都要匆忙把孩子哄睡后,再去办公室加班。

    人们所崇敬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为了国家的最高利益,几十年隐姓埋名。在这个研究所,他们从事的科研工作同样涉及军事秘密。科研人员都有一个共识:干这项工作,别想着成果能发表论文,别想着能得到社会的赞誉。

    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项目副总师曹江参加25年同学聚会,谈起个人事业,他只能沉默不语,没法把事业上的成就与同学们分享。可是曹江和他的同事们知道,党的史册里、军队的史册里会有他们的名字。

    “在攀登的队伍里,我是哪一个?在灿烂的群星里,我是哪一颗?在通往胜利的征途上,那无私拼搏的就是我;在共和国的星河里,那永远闪光的就是我……”这是该所科技工作者最爱唱的一首歌——《祖国不会忘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办公室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