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循环休闲农业美了家园富了乡民


    周群 周雷 张君

    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彭墩村,近来火得很。今年5月,彭墩将迎来全省农村工作暨城乡一体化现场会的召开。

    前不久,彭墩喜获国家3A级旅游景区认定。此前,彭墩已荣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生态文化村等称号。

    6年前还是一片穷山荒水的贫困村,如何跃升为享誉全国的明星村?近日,笔者走进彭墩村,探究其现代农业的发展轨迹。

    农民人均纯收入6年翻3番

    车进彭墩,顿觉眼前一亮。一条大道平坦光鲜,如深色的绸缎飘落在油菜花海,道路两旁整齐的香樟树吐出乳黄的新叶。路边一排白墙黛瓦的两层小别墅跃入眼帘。一色的徽派风格、镂花的欧式护栏、宽敞的农家庭院,错落有致。

    “这些都是我们农民住的房子,水、电、路、宽带网样样齐全,一点儿也不比你们城里差。”石牌镇委书记任海清说。

    一户农民别墅占地400平方米,造价13万元,农民只花5万元,就买下了。

    2006年,彭墩村牵手青龙湖公司,开全省之先河,探索出迁村腾地、村企共建的“彭墩模式”。

    彭墩村提供土地和人力,青龙湖公司提供资金和管理,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规模农业。建成6000亩优质稻、2000亩有机蔬菜、2080亩生态水莲、2000亩健康水产养殖、10万只蛋鸡、12万只种鸭、2000万只鸭苗孵化的高效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全村110名村民就地就业,125户村民入股青龙湖公司,组建优质稻生产、蔬菜种植和农机作业3个专业合作社,280户村民获益。

    在有机蔬菜基地,日光大棚齐整地分列道路两旁。路边硬化的灌渠里,潺潺清水流入瓜菜园。“合作社叫种啥就种啥,种子、肥料、技术、销售都不用操心。我们两口子包了3个棚,每年将近4万块钱的工钱。再加上土地入股和打零工的收入,每年收入7万块左右。”大棚种植户李成华说。

    蔬菜基地负责人赵秀江介绍,“彭墩蔬菜”注册了国家商标,直接供应周边城区各大超市。现已投产的86个日光大棚,产权为村集体,每个大棚年收入3万元,与农民五五分成,村集体每年收入130万元。

    2080亩的生态水莲基地,由企业向彭墩土地存贷合作社租借,每亩租金1100元,逐年递增,仅此一项可为村集体和村民增收230万元。另外,农民在基地务工收入每人每年至少1.5万元。

    去年,青龙湖公司种鸭场、养鸡场、水产养殖基地总产值过亿元,带动周边17个村3000户群众发展养殖业。入股的15户农民,每户分红2万元,村集体分红20万元。

    2011年,彭墩村集体经济收入200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1.5万元,与2005年相比,6年翻了3番。

    每年2000吨鸡鸭粪变废为宝

    在彭墩,餐桌上总少不了喷香的彭湖烤鸭。每只鸭的背后是彭墩的循环产业链。

    2007年3月,彭墩引进种鸭。随后,12万只种鸭养殖场、2000万只鸭苗孵化中心先后建成投产,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种鸭基地。彭墩周边17个乡镇建立标准化养殖小区,实现“统一供苗、统一提供饲料、统一防疫、统一收购”的养殖模式。

    目前,总投资6000万元的1000万只家禽分割厂、1000吨食品冷库、法国南特祖代种鸭场正在建设之中。20万吨饲料加工厂、家禽羽毛处理厂也将陆续上马。

    “养这么多鸡鸭,会不会污染彭墩的环境?”笔者担心。

    “不会,我们有污水处理厂!”村委会副主任丁昌华解释,“全村每年产生鸡鸭粪达2000吨,全部经过处理,一部分成为水产养殖基地的生物肥料,剩下的全部进入有机蔬菜基地,作为有机肥料。”

    笔者钻进一个在建的日光大棚,看到土地深耕后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鸡鸭粪,大学生技术员钟学翠正查看整地施肥情况。

    “这批新建的40个日光大棚采取‘棚—沼—猪—菜’四位一体的循环种养模式。”钟学翠介绍,“每个日光大棚附设一座小型猪舍和沼气池,猪粪制沼气为大棚增温,沼渣作为有机肥料,沼液可杀菌杀虫,大棚里大量菜边叶可以喂猪,形成以猪养沼、以沼养棚、以棚养猪的良性生态循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棚 蔬菜基地 蔬菜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