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周幺婶”和她的志愿服务队


    本报记者 李海涛

    “20多年了,我的坚持没有错,大家叫我‘幺婶’,等于宣布我是这里最受欢迎的人……”面对记者的采访,56岁的周纪萍爽朗地笑道。1988年,家住重庆市南岸区弹子石街道惠工村社区的周纪萍发动家人和左邻右舍的中年妇女,组成洗衣队。24年来,她们不仅为孤寡和空巢老人洗衣、洗澡,还帮困难群众煮饭、干家务,留下了助人为乐、有求必应的美名。“周幺婶”成了一块爱心金字招牌,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她们的服务队。

    “我们的衣服被子她们全包,连擦身洗澡,端屎倒尿她们都帮,就是亲生女儿也不一定做得到。”惠工村74岁的孤老普金连,逢人就夸洗衣队。可说起刚组建洗衣队时的情形,周纪萍还记得当初的不易:“主要是家里人和周围人的不理解。爱干净的公公看我每次从外面拿回来大堆的脏衣服,都不准我使用家里的洗衣机。硬着头皮洗完衣服,公公总要用开水反复给洗衣机‘消毒’。那段时间别人也指指点点说这家的媳妇是不是得了‘神经病’。”

    “不使用家里的洗衣机可以,但好事还得继续做。”周纪萍受了气,还不断给几个姐妹打气。大家合计后认为,做好事不能影响家庭和睦,于是决定服务就在敬老院或空巢老人家中或者门口,无论冬夏都用手洗。让周纪萍舒心的是,后来家人渐渐理解了她,丈夫变埋怨为支持,怕她为老人洗衣被长冻疮,还给她买来防冻霜。

    近几年,周幺婶洗衣队又多了一个“编外警队”的名头。她所在的社区,原是“两抢案件”高发区。前年夏天,一个下夜班的女工在小巷里遭遇抢匪,周纪萍和丈夫、邻居共同追赶抢匪救下女工。后来,她在原“幺婶洗衣队”的基础上,又组织十余名社区退休老人,自发成立了义务巡逻队,每天对易发案地段进行巡逻、喊话,遇到可疑人员立即通知各小组,还义务送半夜下班的女工回家。这个“编外警队”使社区治安得到极大改善。

    如今,周幺婶洗衣队有100多个队员,年纪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是80后,还有二三十位男“幺婶”。在“周幺婶”精神的影响下,弹子石街道有了60多支雷锋志愿服务队共4000多人,他们定期组织居民进行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清理背街小巷的“牛皮癣”、收集居民就业意向,为大家提供就业信息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清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