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


    偏旺苗

    主要为旱茬小麦和早播稻茬小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播期相对偏早、秋季和早冬温度偏高,导致苗龄偏大形成旺苗;以及播种量偏大,且播后土壤墒情较好,出苗率高,导致群体偏大形成旺苗。具体表现为苗大、群体足,很多地块已出现封行。

    镇压控苗。春季温度回升麦苗恢复生长后,用石磙或镇压器进行镇压。一般性旺苗镇压1次,过旺苗可在第一次镇压5-7天后,再镇压一次。

    严控返青肥、重施拔节孕穗肥。传统栽培技术中的返青肥,不仅肥效低,且易引起旺长,导致后期倒伏。拔节前应严格控制施肥,控制群体生长。到拔节期(倒3叶抽出)、群体麦苗出现明显落黄时,每666.7平方米小麦追施45%的多元复混肥(N、P2O5、K2O均为15%)15-20公斤、尿素8-10公斤(或拔节期追3-5公斤,倒1叶抽出时5公斤),以促穗大粒重。追肥时如土壤墒情不足,应在追肥后立即补灌拔节水。

    化控防倒伏。如群体过大、镇压效果不佳且出现倒伏风险时,应在起身期(倒4叶抽出)前,喷施多效唑等生长抵制剂防倒。相关产品浓度差异较大,应根据厂家推荐方法施用。

    迟播苗

    主要为迟播稻茬麦,特别是江苏粳稻区,因偏迟熟粳稻品种的推广与直播稻蔓延,水稻收获过晚,导致小麦播种过迟。很多地块出现“一根针”甚至“土里捂”。因迟播麦一般播量偏大,目前大部分迟播麦苗数相对较足,应采用独秆麦栽培技术。

    谨用春季肥、重施拔节肥。当田间出苗数能达到当地最适宜穗数的90%-100%时(以江苏为例,每666.7平方米出苗数苏南为28-30万、苏中为33-38万、苏北为40-45万),则不施春季肥料,而在拔节期、田间小分蘖开始明显死亡时,每666.7平方米小麦追施多元复混肥15-20公斤、尿素6-8公斤。如返青时调查田间苗数确实过小,则应及早追返青肥促分蘖,每666.7平方米小麦施尿素8-10公斤,拔节期再补追尿素5-10公斤。

    化控防倒伏。如田间苗数过多、出现倒伏风险时,应在起身期前,喷施多效唑等生长抵制剂防倒。

    其他技术

    清沟理墒,防御渍害。本年度春季雨水相对较足,应特别注重渍害防御,及早清理内外三沟,确保沟系畅通,保证雨后可快速排水、降低土壤含水量。

    及时防治病虫害。应根据杂草种类及时进行化学除草、控制杂草危害。要加强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和锈病等病虫害的测报和防治。

    加强倒春寒冻害防御及补救。因春季回温较快,预期早春麦苗生长相对偏早,本年度发生倒春寒冻害的几率较大,应特别注意防御与补救。南京农业大学姜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镇压 小麦 倒伏 群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