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有机产业,能否成就洋县?


    梁潇 王帅

    “东方宝石”朱鹮的家乡洋县,作为陕西省唯一入选县,获得日前国家认监委授予的首批11个“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县”称号。“这是洋县依托良好生态、优势资源和朱鹮品牌,把环境、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发展有机产业实现的又一次跨越。”洋县县长杜家才说。

    一个理想的生态循环

    2011年岁末,汉中洋县,蔬菜大棚里一派忙碌。刚收获了红辣椒,又在为红番茄育苗子的梁翠茹在一家有机蔬菜公司工作多年,听说市面上的有机菜真假难辨,她无奈地笑了:“当然是有机菜了,自己种的肯定放心嘛。”

    几个月前,洋县多家有机蔬菜公司联合在西安尝试了一次进社区活动。“那时候市面普通黄瓜才卖1元,可我们的有机黄瓜每斤2.5元还是供不应求,西安人开玩笑说这菜是真有机,有朱鹮给咱把关呢。”一家有机蔬菜公司负责人宋东峰说。

    由于朱鹮对环境要求极为敏感苛刻,自1981年发现朱鹮,洋县在保护区内禁止使用农药,1990年又在全县3000平方公里区域内全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曾经在环境与经济中两难的当地群众,今天得到了最值得欣慰的回报——“朱鹮牌”有机产业。目前,洋县共认证有机生产基地22万亩,建成有机示范基地12个,认证有机产品13大类42种,申报注册“朱鹮牌”商标6大类50多种。

    “让耕者获利,让食者安心。今天的朱鹮之乡,不单为人们守护优质的水和空气,还在为大家贡献干净、健康的有机食物。”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深耕洋县有机产业领域的李天刚自豪地说,“一个理想的生态循环是,生态环境越优越,生物多样性越平衡,病虫害发生几率也就越少,有机产业越有奔头,老百姓才会把环境看得更金贵。”

    有机产业发展有规划

    这些年来,洋县统筹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和优势资源开发,花大力气打造“朱鹮”品牌,发展有机产业,先后制定了基地环境认证由政府出资、产品认证由政府补助60%等优惠政策。2011年,在有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专门用于基地认证和园区建设的达到500万元。此外,对有机生产企业实行贴息贷款、项目支持、奖励补助、土地配置等优先扶持政策,目前已累计为14户企业落实资金1462.4万元。

    朱鹮黑米酒业、双亚粮油、景柱香菇等,一批有机产品深加工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实现了有机产业企业化运作、专业化开发、规模化经营,有机产品加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精深化转变。

    李天刚说:“这里有不可多得的气候环境,是不可多得的生物多样性天然基因库,还有不可多得的国宝朱鹮,这么好的资源真是稀缺资本,我们真得做好品牌经营,让三个不可多得的稀缺资本价值得到最大化体现。”

    去年,洋县编制了新的《有机产业发展规划》。按照规划,未来5年,洋县将打造粮油、蔬菜、特色林果、中药材、畜禽、水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储运保鲜、观光旅游等9大有机产业,到2015年末,该县共建设各种有机生产基地34.8万亩,培育年产值过5000万元的有机产品加工企业、有机肥料、有机饲料生产企业13户左右;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因有机产业递增500元,有机产业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1/3以上,达到2000元;有机产业创造的财政收入达到1.25亿元,有机产业生产总值达到20亿元。

    全程监控“品质生命线”

    “一杯有机黑米酒,你可以清楚知道,每一粒有机黑米,来自洋县的哪一块乡间田野,由哪一位洋县农民为你劳作,在晌午还是傍晚拉进公司的生产线,又在何时出厂,流进你的杯中。”洋县有机黑米酒远销海内外,也是“从田间到餐桌”全程监控及质量追溯体系的先行者。从有机黑米生产基地、产品技术研发中心、生产全过程监控到全部质量追溯编码、安全营销网络体系,一整套成功模式的运行正在其他有机产业领域逐步推开。

    随着配方有机肥、病虫害无害化防控等技术广泛应用,结合长期实践经验和国际化标准,当地政府出台了50多种主要农作物的无公害、绿色、有机生产技术标准,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标准体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生产基地 土地 营销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