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王家村:人有素质村有新貌


    本报记者 张仁军 于险峰

    王家村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铁山街道老铁山脚下,全村共有工业企业39家,形成了船舶制造、机械加工、食品深加工、服装制造等主要门类,吸纳了村里95%以上的劳动力就业。2010年,村集体可支配收入408万元,人均收入1.5万元。在抓好经济的同时,王家村积极探索文明村创建的途径和方法,着力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

    创建文明村关键是村民素质。王家村从一家一户抓起,以家庭为细胞,通过建设文明家庭实现村民文明素质的提升。

    “外孙女问我,‘姥姥,别人家门口都挂着十星户的牌子,你家怎么只有九个星啊?’我无言以对,只因为我有封建迷信思想,就达不到十星户的要求,当年没评上十星户对我触动很大,我决心破除迷信,达到十星户的标准。”王家村村民周素芝现在说起这件事还有点不好意思。

    从1997年开始至今,王家村在全村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竞赛评比活动。通过这项载体,在全村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激发群众创业的热情,促进社会文明程度和村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努力实现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推动全村经济和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由于活动与村民的养老保险、节日福利、有线电视收费、老幼生活补贴等十项生活福利待遇挂钩,村民被评为几星就享受几星级的待遇,大大调动了村民参评的积极性,促进了全村社会治安秩序稳定,村民安居乐业,生产不断发展。从第一年有20%的户达不到十星户的标准,以后逐年减少,到2000年超过98%的家庭是十星级文明户。

    王家村把环境作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从一街一路做起,塑造整洁、美丽、文明的新村形象,为村民打造优良的居住环境和和谐的生活氛围。村民王晓春对此深有体会:“我们村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不断提高生态绿化建设水平,修筑村路、安装红绿灯、治理村屯环境。到2010年全村油路已经达到户户通,挨家挨户铺设了水泥路、油路。”

    丰富多彩的文化是创建文明村的显著标志,也是发展成果惠及百姓的重要体现。王家村抓文化,从一场一地做起。村里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农村文化阵地,逐步建起占地1498平方米的文化科技综合楼,内设村民学校、法制培训、阅览室等,投入70万元,新建600平方米的的文化娱乐活动中心。同时,充实了村图书阅览室,目前藏书已达近2万余册,每年订阅各类报刊杂志23种,为村民借阅图书提供方便。

    领导班子成员从群众关心的小事做起,一点一滴树起良好的村风。开展了民主听证日活动,民主公开不断深化,做到村里的重大事情民主听证,公开透明。围绕“四个民主”(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两个公开”(政务公开、村务财务公开),做到公开透明,不断推进依法治村,使全村各项事业都稳步发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载体 绿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