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底,姜文导演的电影《让子弹飞》热映,在记住影片精彩故事的同时,不少人也对电影中那一座座造型奇特的中西合璧的城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城堡坐落在广东省开平县,它们将欧美建筑的精美浪漫与东方建筑的简约质朴完美结合,集防洪防匪居住于一身,如卫士般散落在开平的各个村落,忠诚的守护侨眷,圆了华侨建家立业的宏图,也见证了一段心酸的历史。它屹立的身姿,是游子在异乡遥不可及的乡愁。2007年,开平雕楼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中西合璧的“小洋楼”
开平市隶属于广东省江门市,地处珠三角西南,是一座总面积只有1659平方公里,人口总数仅为68万的小城市,但是,这里却是中国著名的侨乡,据统计,开平旅居海外的华侨和港澳同胞高达75万人,拥有“中华海外两开平”的美誉。
开平人去海外谋生的历史早在16世纪就已经有了先例,而在鸦片战争后30多年的时间里,由于国内风雨飘摇,走出故土谋生的开平人越来越多,出去的人努力打造着自己的“金山”梦,将一笔笔辛苦钱寄回家乡。但是,“侨乡人有钱”的事实也为他们带来了匪患,土匪觊觎开平人的钱财,四处劫掠,制造了无数惨案;加上这里三面环山,地势低洼,每当遇到海潮或台风暴雨就会发生洪涝灾害。为了防洪防匪,开平的人们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碉楼民居。
开平碉楼为多层建筑,远远高于一般的民居,便于居高临下地防御;墙体比普通的民居厚实坚固,不怕匪盗凿墙或火攻;窗户比民居开口小,都有铁栅和窗扇,外设铁板窗门。碉楼上部的四角,一般都建有突出悬挑的全封闭或半封闭的角堡(俗称“燕子窝”),角堡内开设了向前和向下的射击孔,可以居高临下地还击进村之敌;同时,碉楼各层墙上也设有射击孔,增加了楼内居民的攻击点。
开平碉楼的上部造型最具表现力,人们着力运用外国建筑中的穹顶、山花、柱式等建筑元素大做文章,形成了千楼千面的建筑式样。根据上部造型可以将开平碉楼分为柱廊式、平台式、退台式、悬挑式、城堡式和混合式等多种式样。从开平现存的一千四百多座楼来看,楼顶建筑的造型可以归纳为一百种,但比较美观的有中国式屋项、中西混合式屋顶、古罗马式山花顶、穹顶、美国城堡式屋顶、欧美别墅式房顶、庭院式阳台顶等。这些不同的建筑造型反映着楼主人的经济实力、审美情趣和受外来建筑文化影响的程度,是开平碉楼最引人入胜的地方。
碉楼的下部形式都大致相同,只有大小、高低的区别。大的碉楼,每层相当于三开间或更大;小碉楼,每层只相当于半开间。最高的碉楼是赤坎乡的南楼,高达七层,而矮的碉楼只有三层,比一般的楼房高不了多少。
见证百年历史沧桑
开平碉楼,见证了数百年的沧桑历史,记载了多变的世态民情。
在开平市内,碉楼星罗棋布,城镇农村,举目皆是,多者一村十几座,少者一村二三座。从水口到百合,又从塘口到蚬冈、赤水,纵横数十公里连绵不断,蔚为大观,其中有一些典型的村落更是独具特色。
自力村碉楼群位于开平市塘口镇,该村自然环境优美。水塘、荷塘、稻田、草地散落其间,与众多的碉楼、居庐相映成趣,美不胜收,形成一幅阳春烟景田园诗意般的农耕水墨画,独具岭南乡村气息的洋式城堡村落。自力村有15座风格各异、造型精美、内涵丰富的碉楼,保存着完整的家具、生活设施、生产用具和日常生活用品,丰富而有趣,是当时华侨文化与生活的见证。
开平碉楼大规模兴建的年代,正是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阶段。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方式各不相同,国内一些沿海大城市的西式建筑,主要是被动接受的舶来品;而以开平为中心出现的碉楼群,则是中国乡村民众主动接受西方建筑艺术并与本土建筑艺术融合的产物,充分体现了他们面对外国先进文化时的一种自信、开放、包容的心态。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加上自己的审美情趣,融合在碉楼上,使之成为留置于故土的一片精神守望地。不同的旅居地、不同的审美观,造就了开平碉楼的千姿百态。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2-24/176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