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年前冬麦田管理关键是蓄墒保墒


    近些年来,迟播小麦面积逐年增多,导致出苗迟,冬前生长期短,麦苗小而弱,主茎总叶片数将会减少,株高降低,越冬前期植株生长不良,虽然返青后随着温度升高分蘖发生速度加快,但总茎蘖数仍难达到理想的要求。因此,对这部分麦苗应做好以肥补迟,肥促争早。对于年后的麦田管理,关键是采取蓄墒保墒,耕耙压耱等措施。

    今冬气候与苗情特点 入冬以来北方麦区气温偏高,麦田土温保持在3℃以上;雨水较往年偏多,普遍有两次小到中的降雨,各地麦田墒情良好;但是光照条件相对不足。在这种有利于生长的气候特点下,麦苗的总趋势出现快速生长与不够壮实。尤其一些播种期较早、土壤肥力较高的麦田,呈现出“假旺苗”,其叶片超长,群体并不大;还有一些麦田地势低洼,遇雨土壤水分排不出,播期很晚的,播种量大,目前正处于弱苗。以上两类麦苗是年前麦田管理的重点。

    苗情差异与对应措施 年前冬小麦以长叶长根长蘖为主,冬前管理要在保证群体合适的前提下,促根壮蘖,安全越冬。冬前壮苗的要求是:叶色葱绿,叶片长宽适中,植株与分蘖壮实,根系发达;创高产麦田的总茎数,控制在70~90万/亩之间为宜。为此,对于那些假旺苗麦田,要及时采用耙地、撤墒的办法,通过重度耙压适当伤一些麦苗根系,可以达到控制旺苗徒长和过度分蘖的目的。

    由于耙地后加快了土壤表层水分的蒸发,造成上层土适度干燥可促进根系下扎,有利麦苗健壮和提高其抗寒抗旱的能力。对于晚播弱苗,通过雨雪后的耙压措施,可以起到保墒防寒的作用,特别是黏土地,在雨雪融化后地面有裂缝会形成严重的跑墒,浪费大量的土壤“绿水”,到来年春旱时造成麦苗缺水。

    而适时耙压措施可以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和土壤贮水,力求在非充分灌溉条件下实现高产与高水分利用效率的双高农业。

    麦田管理的核心是蓄墒保墒,为来年高产高效打下基础 麦田管理的根本在于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使有限的水分生产更多的粮食。2米土体是小麦的根系带,对于轻壤和中壤土质来说,2米土层能蓄水650毫米以上,其中有效水达465毫米,这样一笔可贵的绿水,是创冬小麦高产稳产和高效的第一水分资源。如果麦田管理措施跟不上,造成整个冬季和来年春天麦田漏风跑墒,那么不仅麦田中弱苗和旺苗难以转化成壮苗,其后果还可能降低产量,如要保产还必须增加灌溉次数。为了减少蒸发耗水和蓄水保墒,当前麦田必须采用耙、耱、镇压;技术应用的原则是湿耙、干压;耙可以划破湿土表皮,疏松表土,切断与下层土壤的毛管联系,减少蒸发,以求保墒。耙地后只有最表层的松土含水量稍低,而整个土体含水量都有所增加。

    地表干时镇压措施,可以压碎坷垃,压紧表土,减少大空隙,既防止失墒又可以接通下层毛管起到提墒作用。镇压的程度要看土壤质地和墒情,对于砂性土,墒情差宜多压、重压,才利于提墒保墒;而对于黏性土,墒足时不宜镇压以免造成土壤压紧板结。冬麦地冬前和早春镇压可以压碎坷垃,压紧裂缝,防止跑墒,减少冻害。

    总之,通过耕耙压耱等措施,创造一个松紧适度、暄润细碎、上虚下实,土肥混匀的耕层土壤环境,可以妥善地解决透水通气和蓄水保墒的矛盾,这也正是我国农业部所提倡的基本农田建设的目标。

    (中化化肥高级顾问、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曹一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镇压 耙地 墒情 分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