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险峰 通讯员 焦玉庆 段君奉 王斌
他的“哨位”只有3尺左右,每天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站在那里,顶着风沙、日晒、粉尘和泥浆,小心谨慎地换管、提钻、取岩芯……
从列兵到四级军士长,15年里,他高标准参与完成了辽西防氟改水、饮水解困、防核化战备井构筑,打井98眼、进尺2万多米,保持着给水兵的最高纪录。
他,就是辽宁朝阳陆军预备役给水工程团钻井一连班长许永福。
悄悄收起书本,一干就是15年
15年前,许永福带着父母的嘱托和当军官的梦想步入军营。正当他满怀希望准备迎接全军统考时,却突然接到了赴内蒙古翁牛特旗执行抗旱打井任务的紧急命令。“先去执行任务,等考试时再请假回来吧。”他这样想。
可是来到打井地点一棵树蒙古族村时,他惊呆了。本应草绿马肥的草原因干旱而枯黄,当地老百姓因缺水嘴唇干裂、身上长癣,一些村民不得不背井离乡……
许永福悄悄收起了书本,在机台一干就是25天。当第一眼井出水的那天,全村男女老少围在井边又哭又跳,喊着“感谢共产党、感谢解放军”,甚至有村民跪了下来……这一幕许永福永远都不会忘记,而这一天,刚好是全军统考开考的第一天。
就这样,许永福真正开始了打井的日子,一干就是15年。
许永福脱发严重,看起来比同龄人要老很多。那是在执行辽西防氟改水任务期间,长期喝高氟水的结果。辽西是全国氟害重灾区,仅朝阳地区就有300多个村屯近10万群众不同程度受到氟害。2003年8月,许永福所在钻井分队进驻当时氟害最严重的建平县干沟子村,打响了防氟改水第一枪。
炎热的盛夏,村民们记住了那个几天几夜站在操作台上不下来的“铁人”许永福,他捧着饭碗站在工地上,满身都是泥巴和油污。经过28个昼夜的艰苦奋战,水柱终于从地下喷射而出。看着沸腾了的村庄,看着村里的男女老少争先恐后地涌向机台,用碗接、用手捧,迫不及待地将清水往嘴里送,平时不爱说话的许永福笑了。
许永福告诉记者,找水打井中,他和战友们住过最舒适的地方是乡下老百姓的家,最经常住的是搭设在荒野中的帐篷,住过最差的地方是废弃的工棚和猪圈。而与他们长年相伴的是艰苦、劳作、寂寞;如影随形的是腰肌劳损、风湿、耳鸣等职业病。但是他觉得,“只要能够让百姓及早喝上健康水、放心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一个“山沟”士兵感动了一座城
2009年12月,在“第三届感动朝阳10大新闻人物”评选中,数以万计的群众把票投给了长年在山沟里找水打井的许永福。因为朝阳地区1236个农村饮用水点,有1/3是许永福和战友们战天斗地打出来的。
2005年,许永福带领钻井小分队来到水源极度匮乏的喀左县甘招乡。这里地质复杂,花岗岩硬度大,之前已经有10多支地方打井队因为打不出水赚不到钱,扔下20多个“干眼”走了。
经过勘测,井位定在了半山腰上,开钻就是坚硬的基岩,这是每个给水兵最不愿碰到的。可许永福和战友们铆足了劲儿往下钻。随着钻孔不断加深,基岩进尺难度不断加大,漏浆、卡钻、别钻等现象接连发生,都被许永福一一化解了。那些日子,他忘记了辛苦和劳累。
半个月过去了,还不见含水的砂岩层。有老百姓议论:“看吧,过不了几天,他们也得撤!”许永福没说什么,只是天天站在井口睁大了眼睛观察,当钻头打到197米时,富含水份的砂岩层终于出现了。
离开甘招乡那天,500多名老百姓自发打着“永远不忘人民解放军的恩情”的横幅来为他们送行。
找水打井,许永福走过了数百个村屯。他的战友告诉记者,只要见到身边的人有困难,许永福都会主动相助:喀左县七家村的女孩胡志敏没钱上学,许永福拿出自己的津贴资助了8年。大三家子村孤寡老人王大爷没钱看病,他留下1000元;炮守营子村残疾人刘志龙家的房子塌了,他悄悄留下2000元……可是今年夏天打篮球时,战友们还看到他穿着用胶水粘的胶鞋。“平时他连一瓶矿泉水都舍不得喝。”许永福所在连指导员赵勇告诉记者。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2-03/175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