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重庆市梁平县回龙镇青杠村三组的水稻制种示范区里,当地的制种大户陈万佐正在田间整土挖沟,为明年的水稻制种做准备。
“今年,我靠制种赚了钱,腰包鼓了。”这位朴实的农民脸上堆满了笑容,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制种的好处。“制种是个好项目啊,只要自己能吃苦,加上懂点儿技术,就不愁赚不到钱。”
从不买账到抢着种
回龙镇地势平坦,很适宜水稻生长。为了带动农民致富,近几年镇里鼓励农民进行水稻制种。最初,由于对制种技术不了解,担忧市场前景,很多农民并不买账,不愿涉足水稻制种。于是,镇政府多次派出工作人员和村干部进村入户,上门为农民耐心讲解相关政策和优势。
“那时,我们经常一天要跑十多里路给农民做工作。”分管农业的副镇长熊朝林说,干部们胶鞋磨破了,嘴巴讲干了,但没人叫一声苦。
通过做工作,农民打消了顾虑,制种业才在当地发展起来。
“现在村民们都晓得制种是个来钱的路,都想种。”当地种植大户陈万佐今年通过置换和承包的方式,向农民租用稻田40多亩用于制种,赚了不少钱,这很让周边村民羡慕。
订单销售助推规模种植
为了保证农民的收益,该镇与梁平庆丰种业公司、四川成都德润种业公司合作,由公司提供技术、种子、农药,对农民生产的种子实行统一保护价收购。
“这样就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回龙镇党委书记刘剑说,有了公司的订单,农民充满了信心。
据了解,今年回龙镇5个村共有2000多户进行水稻制种,制种面积达6200亩,实现销售收入1800万元,平均每户增收8000余元。
陈万佐指着周围一大片的水田告诉笔者,“这都是我承包的田,还有一片没在这里。”
笔者笑言:“你就是要靠规模种植取胜啊!”
“有订单就不怕销售难。大面积、规模化制种方便田间管理,还能有效节约成本。”陈万佐说,今年制种毛收入10多万元,除掉成本,纯利润有7万多元。
今年,回龙镇政府在青杠村、清平村、天福村分别设置了水稻制种收购点,为方便群众就近销售,并积极引进外来水稻收割机参与到本镇水稻收割抢收工作中,这比人工收割每亩要节约成本300元左右,受到当地制种户的欢迎。
“到2012年,回龙镇水稻制种面积将达到1万亩,那时农民的腰包会更鼓。”刘剑说,镇政府将继续加大奖励扶持力度,让水稻制种产业在促进农户增收中发挥更大作用。
(周爱华)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1-21/175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