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善
在苏北宝应县农村,提到胡安勤,人们会竖起大拇指说,他扶贫帮富有一腔情、一股劲、一整套经验,名扬三里五乡。
他今年58岁,自幼家贫。为了全家生计,20多年前只身到百里外的盐城市做水产生意,深得客户信任。家乡射阳湖镇领导觉得他是个有用之才,研究决定请他回来当水产站站长,并给他搭建舞台,成立晨光水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由他担任理事长,引领群众脱贫致富。
射阳湖镇是个水乡,湖荡面积大,养鱼捕鱼人多。这里以前按传统方式养鱼,技术落后。镇里有个大凹子,方圆两万多亩,一泓清水,大风刮过,浪头掀起几尺高,令人害怕。
在水产行业摸爬滚打过的胡安勤,看到后既惋惜又兴奋。1996年,他联络所在地四联村22户村民,集资入股围网养鱼。
这时有人泼冷水,吹凉风:一眼望不到的湖荡,假如发洪水,鱼跑了,恐怕哭都找不到地方。硬汉子胡安勤人称“胡大胆”。他斩钉截铁地说:“风险大说明潜力也大,不干不闯哪有希望呢?”
那年夏天,他和社员们挖掉一座荒废的土墩子,筑了7公里长的堤坝。年底取鱼卖掉后,合作社净赚15万元。
胡安勤经常说的一句话,合作社要带领社员养鱼发财。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于是,他采取了几条有效措施:抓流通,把社员养出的鱼变成口袋里的票子。依据盐城的做法,他先后上江南、跑江北,足迹踏遍大小市场、宾馆饭店。所到之处,成交率都很高,财源滚滚而来;抓服务,送饲料、鱼苗、技术到养殖户家中,到塘口。过去当地老百姓养鱼,用的是作坊产品和菜籽饼,不管鱼爱不爱吃,吃多吃少,往水里随意撒撒了事。一次,科技报刊上介绍了成都产的一种饲料,质量很高,鱼吃了长得快,他迅速前去,与对方签订了供需协议,一年购买一万吨。饲料拉回来后,分头送到养鱼户门上,不加价。为社员代购投料机,使工作效率提高几倍,群众赞不绝口。
养鱼难以一帆风顺。家住高夏村的陈以军,前些年收入颇丰。但后来开辟一个新鱼塘就不那么好,不但未赚到钱,还贴上老本,十分懊恼。胡安勤给他鼓劲打气,同时他个人掏出近3万元,为陈以军购买电线电缆,架设三相电。不久,新塘口焕发出生机,扭亏为盈,1998年又赚回35万元。
胡安勤不跟在别人后头搞老一套,眼睛总是盯住全国市场,追求新品种、新技术。他对养殖户不留一手,不遗余力支持。周围那么多人,没有过因缺乏新品种鱼而着急。
2009年,他从湖北引进的新品种“黄金鲫”55万尾,在市场上非常抢手。自家喂养30万尾,其余都给了个体养殖户。黄金鲫养成后,比一般鱼售价每斤高出五角到一元。粗略匡算,他因此少赚了30万元利润。有人认为,到手的钞票给了别人,真傻!胡安勤憨厚地笑笑说:“鱼帮鱼,水帮水,有福同享,不是蛮好吗?”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1-12/175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