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平谷区六大循环模式支撑新农村特色产业


    杜永明 马继发

    近年来,北京市平谷区立足于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以资源循环利用为核心,因地制宜,探索发展出了六大循环农业新模式,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特色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以沼气供气站为纽带,示范推广农村沼气能源循环利用模式。为促进农村清洁能源利用,平谷区重点实施了大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建设。到目前,全区共投入使用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站5处,年产沼气54.8万立方米,产沼渣沼液1.1万立方米,1363户农民用上了沼气清洁能源。2011年,平谷区在大兴庄镇西柏店村设施蔬菜、食用菊花及花卉园区以及刘家店镇、大华山镇林果园区示范推广沼渣沼液综合利用总面积3260亩,沼肥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实现蔬菜、果品增产7%~12%。

    以生态能源为纽带,发展菜(果)沼畜肥四位一体模式。能源生态模式(包括“四位一体”和“三位一体”)是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由沼气池、日光温室、种植业、养殖业四位一体或养殖业、种植业、沼气利用三位一体良性循环的能源生态模式。平谷区从1998年开始进行能源生态模式建设,目前,全区正常使用的能源生态模式技术326处,年产沼气8万余立方米。沼气用于做饭,沼渣沼气用于制作农作物有机肥,通过生态能源的内部循环,实现每户年均增收4500元,最高可达1万元左右,成功构建了“养殖业—沼气—种植业”良性循环农业经济链条。

    以食用菌生产为纽带,发展果菌肥三位一体模式。为充分利用全区40余万亩果树资源,平谷区自行研发出一套以果树修剪后的枝干为生产原料生产食用菌,生产后菌棒废料作为有机肥还田的一整套农业产业内部物质、能量循环生态模式。2010年,全区共生产菌棒1000余万棒,生产蘑菇近6000万斤,消耗利用果树枝1000万公斤,生产出优质有机肥7500余吨,创造效益8000余万元。

    以牧草为纽带,发展山区果草畜一体化立体种养模式。为充分利用山区的林地资源,拓展山区农民增收途径,平谷区探索并总结出了山上栽果、树下种草、舍饲养羊、羊粪肥田的山区资源生态发展新模式。几年来,共发展以紫花苜蓿为主的牧草3万亩,建成肉羊养殖小区12个,新增存栏9万只。现今,平谷区的果草畜一体化生态模式已成为在全市推广的典型循环农业模式。

    以林地资源为纽带,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模式。经过积极探索创新,平谷区发现利用林地空隙地发展农业作物,可以充分利用林地内空气湿度大、光照强度低、富含氧气等优势,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同时,农作物的生产又能产生大量有机肥,并释放二氧化碳加强林木光合作用,促进林木增长,实现循环发展。以这种理论依据为基础,平谷区先后发展了林禽、林草、林药、林花、林粮和林菌等六种不同类型的林下经济模式。目前,全区共发展林下经济4000亩,建设示范点11处。在改善林下生态环境,构成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同时,林下经济的发展也为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益,2010年,全区林下经济涉及农户117户,带动800人就业,收益194万元。

    以闲置果窖反季节栽培为纽带,推进果窖发展食用菌模式。在循环经济模式的积极创新中,平谷区还试验了利用果窖反季节发展食用菌生产的经济模式。即利用闲置果窖夏天自然温度反季节栽培食用菌;利用当地果树修剪枝条,将其粉碎成木屑栽培食用菌,栽培食用菌后的废弃菌袋制作成有机肥,变废为宝,使自然资源得到循环持续利用。目前,这种模式正逐步在平谷区北部山区推广,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如镇罗营镇五里庙村2010年开发食用菌果窖7个,投放菌棒4万棒,产出杏鲍菇0.8万斤,平菇6万斤,获利20万元,平均每个果窖获利近3万元。

    经过不断探索创新,不断实践总结,不断推动发展,以上六种循环农业模式已成为支撑平谷区新农村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培育农业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成效。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沼气 食用菌 林地 果树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