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提高冬季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指导意见


    湿度目标:仔猪理想的湿度为60%~70%,高于80%或低于50%对仔猪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换风量:产房与保育舍空气流速在寒冷季节应控制在0.2米/秒以内。

    空气:猪场及猪舍内二氧化碳、硫化氢、氨气等有害气体不能超标。一般要求氨气含量在20mg/立方米以下,硫化氢不应超过15mg/立方米,二氧化碳不超过0.2%,粉尘小于1.5mg/立方米。

    光照:仔猪在50~100勒克斯的光照强度下光照时间14~18小时(一盏普通日光灯挂在2.7米左右高度时,垂直下方的地面照度大概是75勒克斯)。

    饲养密度:仔猪补料间以1平方米为好。断奶转入保育舍以1平方米不超过3头为度。漏缝地板条件下,10kg以下的仔猪0.11平方米/头,11~20kg的仔猪0.18平方米/头。

    (二)环境控制技术措施1.整修和维护猪舍。

    要抓紧对猪舍进行全面检修和维护,对损坏圈舍、墙壁、顶棚进行修理。为增加保温效果,开放式猪舍应搭建塑料保温棚,封堵窗户及多余的通风口,在门口挂上棉帘、草帘,把栏舍漏风的部位堵严,关闭好门窗,防止贼风进入。注意仔猪保温箱、取暖灯等保温取暖设备的检查和维护。供水管要用稻草、薄膜等材料包扎好,防止冰冻和水管破裂。

    2.提高猪舍温度。

    一是增加垫草。猪只大多数时间趴窝在圈舍地面,地面传导散热造成的热量损失很大,寒冷气候增加垫草,可以大大降低猪只的热量损失。20cm~30cm厚垫草保温效果相当于舍内温度提高5℃~8℃。要保持垫草干燥,垫草潮湿及时更换。对于湿度不大的地区,可用稻草、麦秸等做垫草。二是舍内加盖二层棚。南方地区猪舍建筑顶棚距离地面较高,不利于舍内保温。可以在舍内猪床的上方用塑料薄膜、防雨布、木板等材料搭建临时二层棚,根据猪只大小确定棚的高度,一般在1m~1.2m之间,以猪只撕扯不到为准。三是临时取暖、排湿措施。南方地区的猪舍一般没有固定的采暖设施,在寒冷来袭时需要临时搭建。可采用红外线灯取暖,在温度较低时,配合垫草、加盖二层棚等办法,在二层棚下用红外线灯为哺乳仔猪和保育幼猪供暖,由于成本较高,不适合大猪的供暖。或临时搭建取暖炉,可用柴油、汽油桶改造成临时取暖炉,以煤、木材或其他柴草作燃料取暖,以提高舍内温度。以薄铁皮卷筒做烟道,并在舍内架设较长的烟道,既可提高取暖的效果,又有利于降低舍内湿度。

    3.加强通风,降低舍内湿度,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

    寒冻天气栏舍长期处于相对密闭状态,舍内粪便应勤打扫,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降低舍内湿度,减少有害气体浓度。一是定时开启气窗通风换气。通风换气时间不宜过长,以排出有害气体为度,及时关闭气窗。二是控制冷空气流向。进入猪舍的冷空气要控制流向,不要直接吹到猪的身上。在传统的自然通风猪舍当中,通常通过屋脊和边墙上的通风口加以控制。三是保温和换气应采用较为灵活的调节方式,两者兼顾。高温则多换气,低温则先保温再换气。

    4.搞好清洁卫生,做好消毒灭源。分娩舍保持清洁卫生、安静(勿猛惊猛吓,暴鸣暴动)、干燥、通风和适宜温度,冬季忌用水冲栏,栏床上有粪应立即清扫,时刻保持无粪便存在。扫除后,宜用拧干消毒液拖布擦干净;保育仔猪网床用水冲刷干净。

    产床使用前必须进行彻底清洗(特别注意死角)消毒。饮水槽、饮水器应定期清洗,饲养用具、桶、铲等应保持清洁,建议各猪舍用具分开。

    在大门、通道出入口设消毒池或铺垫消毒地毯,消毒药液及消毒地毯要定时更换。外来人员出入、车辆进出必须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

    5.加强管理,改善环境。

    精心调教:仔猪转入保育舍,调教工作非常重要,固定的采食、排泄、睡觉习惯是保持猪圈小环境清洁的基础。转栏1周内要反复调教,建立仔猪条件反射,经常观察仔猪活动,采食情况、粪便状况,及时打扫,确保圈舍空气清新,环境整洁。

    增加光照:冬季,在保证室内温度的前提下,白天可打开窗户或运动场,给仔猪或猪舍内增加光照,提高温度,增强仔猪抵抗力,提高成活率。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母猪 病毒 猪传染性胃肠炎 成活率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