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新派“粮画”喜煞人


    图为郭晓宇向观众展示粮食字画。本报记者徐华摄

    □□本报记者李海涛

    “秋情”、“庭院趣事”、“碧映红绸”、“四喜童子”……一幅幅色彩绚丽、栩栩如生、名字也富有创意的粮食字画在农交会上一亮相,便吸引了过往的参观者。

    “这些都是用什么粮食做的?”“颜色这么丰富,是染色了吗?”“这粮食字画放时间久了,会不会生虫烂掉?”面对每天被无数次问到的问题,陕西华县晓宇粮食字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晓宇笑着耐心解答:“这都是用咱们日常吃的五谷杂粮作的画,没有经过任何染色,都是粮食本身的颜色。以前的传统做法是不易保存,但经过我们的技术创新,通过熏蒸、烘烤、风干、阴窖等防虫、防腐、防风化处理,五谷的天然色彩就可以长期保存。”

    其实,粮食字画并不是今天才有。郭晓宇向记者介绍说,粮食字画是陕西一项传统民间艺术,距今已有200年历史了。过去老百姓将五谷杂粮视为命根子,就用它们在木板上“画”上个“五谷丰登”,讨个吉祥如意。但是以前的绘画方法是非常粗放的,现在粮食字画已从当年的“五谷丰登”演变为壮美山川、才子佳人、名人书法等多种题材,还可以做成油画或国画等不同风格。

    “因为加入了合作社,我们的作品才能在国家最高级别的农产品展示交易会上亮相,多亏有了合作社这个平台,我和社员们才得以将这门民间手工艺继承、发展和壮大。”郭晓宇说,以前有手艺的人都是自己做,自己卖,总也做不大。后来在政府的引导下,大家加入了手工艺品合作社,资金也多了,点子也多了,规模越做越大。

    记者了解到,现在,粮食字画早已走出陕西,远销北京、山东、上海、河南、湖北等地,成为深受人们欢迎的喜庆礼品。更可喜的是,许多农家娃认识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现在开始主动学习这门民间手艺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风干 处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