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割胶,丛林深夜坚守 20年


    陈德宝在割胶。陈莉文摄

    □□谭枫凡

    在割胶季节,广东农垦胜利农场的陈德宝每天凌晨1点多,便骑上摩托车奔向呈“凹”型山坡上的那一片片胶林。就是秧窝村三叉塘那一片胶林,经过陈德宝的精心管理,长势一年比一年好,单株产量由1992年的2.1公斤增到2007年的6.85公斤,成为胜利农场第一个单产突破6公斤的树位,产量提高了2倍多。2011年,他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

    陈德宝近一米八的大个子,加上他管理的树位多是老胶林,阳刀割线多贴近地面,别人弯腰俯身就可以做的工作,他只能单腿曲跪来完成。他收胶线,擦胶杯,先阳刀,后阴刀,割完这一棵,然后再迅速地跑向下一棵。从山坡脚下到山坡顶,再从山坡顶回到山坡脚,每当陈德宝在迎来朝阳升起之际便完成了一个树位的割胶工作。

    1992年,未满20岁的陈德宝只身来到胜利农场乌石塘队,20年里从未离开过乌石塘的橡胶林。身边曾有同事吃不了苦、耐不住寂寞而离开农场。即便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农场最困难的那几年,每个月的工资只够吃饭,陈德宝也从未想过要离开农场,离开农垦。

    陈德宝刚来农场的时候,生产队只能安排给他没人管理的树位。那些树位杂草丛生,很是荒芜,陈德宝气冲冲地跑去找队长论理。“好的树位是靠‘管’出来的,人家管好了的树位能送给你么?”队长的一句话激醒了年轻气盛的陈德宝,他暗暗地下定决心,就算脱层皮也要把橡胶树管好。陈德宝从老同志那里“取经”,明白了必须在“肥”字上狠下工夫的道理。春节刚过,他就到橡胶林里收压落叶,而且经常挑一担特别大的粪箕,一路上不是捡牛粪,就是割草,然后一担一担地送到橡胶林里对每一棵橡胶树都进行绿肥覆盖,以改良树位土壤。那三四年间,陈德宝清理土肥1.7万多斤,采割绿肥6万多斤,捡牛粪1.2万多斤。陈德宝就是这样用绿肥、牛粪把他要管理的几个树位铺成了“海绵田”。

    割胶,是十分辛苦、技术性又很强的工作。割浅了,胶水流不出来,割深了,又会伤到橡胶树皮。练就一手过硬的割胶技术并非易事,从第一次拿上胶刀到练成“轻、准、稳、匀、快”的割胶本领,陈德宝花了整整3年时间。

    他在家门口竖起了一根木桩,一有空就练刀,一遍又一遍地练习落刀、行刀、收刀、跨步等技术要领。“陈德宝是个肯动脑筋的人。他经常把割胶时割掉的树皮碎屑带回家,通过比较割片来了解不同品系之间,乃至相同品系同一树位不同生长点的橡胶树之间的树皮特点,并由此来把握割胶时的力度和深浅。”乌石塘队黄伟队长很专业地跟我们介绍,“他这样割胶,既能获得每一棵橡胶树最大的排胶量,又不是掠夺性采胶,造成过多的死皮树。”

    就这样,陈德宝练就了一手割胶好手艺,之前荒芜不堪的橡胶林也变得郁郁葱葱。此时的他对生活充满了信心。1995年的秋天,陈德宝回到广西老家把隔河相望的一个名叫李绍美的女子带到农场做了他的妻子。从此,乌石塘队又多了一名女割胶工,多了一个扎根农垦的幸福家庭。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橡胶树 绿肥 品系 清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