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村里就有植保队


    □□本报记者高杨

    9月8日,秋雨中,安徽寿县正阳关镇三岔村村民高维远在自家稻田察看长势。眼前30亩中稻正处于灌浆期,他拿着铁锹,踱步在田埂上,“有了这场雨,一亩地能收个1500斤。”60岁的高维远还有另一个身份,他是村里植保专业服务队队长。

    去年开始,寿县和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合作,变灾后被动理赔为灾前主动预防减灾避灾,共同出资540万元建立三级植保服务网络,包括1个县级植保服务中心、25个乡镇植保服务大队、279个村级植保专业服务队。老高的队伍是其中之一。

    县农委主任孙纯珠告诉记者,全县按1000亩耕地配备6台机动喷雾器标准采购1万余台喷雾器,并配套其他硬件设施,预留办公经费。

    “我们队10个人,10台机器,能轻松完成1000亩地的防治任务。”老高说。他们平日种自家的地,10个人300亩,喷雾器就放在家中,到防治时由农委统一组织服务。“自己的地一天就喷完了,然后帮同村的喷,每亩收5块钱。”

    三级植保服务网络在今年粮食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夏秋两季,全县全面开展了一次小麦穗期病虫害和两次以防治水稻纹枯病、二化螟为主的统防统治。“从水稻抽穗开始,天天一场雨,加上选用抗病性不强的两系优质稻,稻曲病发生几率大增。”县农技中心植保站站长孙怀山说,“正是在破口前十天及起穗期的两次统防统治,保证了全年收成。”

    经专家实地测产,全县秋粮170万亩水稻平均单产656公斤,将突破650公斤大关,同比增5.64%;总产111.5万吨,同比增5.59%。老高所在的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平均单产将达720公斤,是近几年收成最好的一年。

    和高维远同一服务队的村民牛运成算了一笔账,以前用自家手压式喷药器打药,每年5次,一亩一次费用20元,一年就是100元;统防统治后,一亩地年费用只有40元左右,“设备好了,药打得更匀了。”他说。

    收入增加和支出减少让农民尝到了甜头。“估摸着光种地今年纯收入咋也有6万块,我正想着年底卖了粮买辆小车开开。”高维远憧憬着。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耕地 二化螟 几率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