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孟冬为了完成一个剧本的创作,在贵州的一个风景极为优美的小山村里住了一段时间。他发现村民们总是喜欢把自家的垃圾倒到村旁的河里,这让孟冬对村民的这种行为很是不解,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制止他们的行为。
2006年,孟冬在日本进修期间住在一个小乡村,他发现,同样是青山绿水,这个日本乡村却要干净很多,这让他不禁想起贵州的那个小村来。经过考察,他发现,原来这个日本小村庄有一套完善的垃圾分类体系:垃圾要在确定的时间,指定的地点扔,装垃圾的塑料袋也是指定的,并且自己掏钱买。并不是所有的公共场合都设有足够多的垃圾箱,但都标有诸多不同的分类。最关键的是,这里的人几乎都养成了良好的垃圾处理习惯。
孟冬还记得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自己的父母辈其实对垃圾分类并不陌生。那个时候回收废品的情景总是浮现在他的脑海:牙膏皮攒起来回收,橘子皮用来制药,生物垃圾用来做堆肥,废布头,墨水瓶等等都能得到再利用,分类后的垃圾,既避免了垃圾公害,又为工农业提供了原料。只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父辈们拥有的一些良好习惯没有传承下来,孟冬此后开始积极投身到乡村垃圾的环保事业中来,他总是利用不同的时机,去不断地和不同地区的村民沟通,向他们介绍垃圾回收的相关知识:一般的垃圾共分三类:一类是可再生可回收的垃圾,如报纸、废纸、塑料瓶等;二是厨余垃圾,也就是含水量较大的垃圾;三是金属等处理起来有困难的垃圾。如果将垃圾分类做好了,这些垃圾都能成为有用的资源。
有人认为每天做垃圾分类太吃力!其实不然,吃力是因为对垃圾该怎么分类不清楚,才会无所适从,一旦清楚垃圾的分类,处理起来就得心应手,时间久了自然会形成习惯动作。垃圾分类,其实可以很简单,关键的是意识和宣传,如果我们意识到这一点,并从身边做起,“积小流能汇成江海”,那么,我们才能真正地不让“垃圾变成放错的资源”,而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宗佳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8-13/170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