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王圪垯村的昆曲传奇


    老艺人们在村里的农民公园演唱。本报记者王会摄

    □□

    本报记者王会通讯员王东

    有600余年历史的昆曲是“百戏之祖”,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在河北省霸州市的一个普通乡村——王圪垯村,“百戏之祖”昆曲也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了,是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时,这个村还保存有我国民间唯一能演出昆曲的业余剧团。

    诞生于江苏昆山,为明清皇宫专享的昆曲,为何会流传到冀中乡间呢?

    据王庄子乡文化站站长王延荣介绍,清末,王圪垯村有个叫高森林的人,曾经在清醇贤亲王奕譞府的昆曲班吹唢呐,水平很高,名气很大。后来醇亲王死了,昆曲班也解散了,他回到家乡后,很多人慕名前往拜师学艺。于是,在这个冀中的村庄,兴起了学唱昆曲之风,昆曲从王府走向了民间农村。高森林的儿子高翔玉,也从父学艺,后来成了北昆的著名艺人,享誉京、津、沪。

    以前,王圪垯村有“耕读会”,平日里种地、打鱼、织苇,农闲的时候艺人们就教徒弟一起唱戏,唱的就是昆曲。为啥叫“耕读会”呢?原来早在清同治年间,村里成立了昆曲子弟会,招收村中子弟入会学习。子弟们入会必学的启蒙戏叫《渔樵耕读》,耕读会的名字便由此得来。

    王圪垯紧邻大清河与白洋淀。以前水大,白洋淀可以接到村头,四下里是遍地的芦花荡,老一辈的会员——昆曲艺人们就坐着小船,在白洋淀的各个码头、村落之间辗转着搭班唱戏,有时候晚上戏台子就搭在船上。郭蓬莱、王树云、樊志清、邱惠亭等人都是当年北方昆曲的名角。王圪垯的昆曲大都得自于这些北昆前辈艺人们的传授,尤其是邱惠亭,他是当年北昆荣庆社郝振基的学生,工武生,亦曾在荣庆、祥庆等处与侯玉山、白云生、马祥麟等人一起搭班唱戏。四十年代曾在王庄子、王圪垯教戏十多年,这两个村子的昆曲武生戏,《青石山》、《夜奔》、《夜巡》、《芦花荡》等都是得自他的传授。村子里有行头,有锣鼓,有“四蟒八靠”,这些行头还是当年韩复榘因为同乡之谊捐赠的。

    邱惠亭去世于上世纪80年代,在他主持下,王圪垯的昆曲红红火火了一阵子。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村子里隔三差五地就唱大戏,年轻人去学戏的话,生产队特批可以不劳动仍然算工分。那个时候村子里懂戏的也多,老一辈的人还活着,唱几十出的折子都没什么问题。他们使用的打击乐器分为大锣、大鼓、大镲等是“广家伙”,敲起来“咚堂咚堂”的响。大将出来一亮相,在这种音乐中显得人物有气势。村子曾有个“大镲”,据说直径足有一米,这样大的乐器在戏剧中使用实不多见。还有那些小型打击乐器,称为“苏家伙”。武将打斗时“呛才呛才”的,渲染紧张激烈的场面。演出中,吹奏类的,比如笛子被称为“文场”;而打击类的,比如锣鼓,称为“武场”。由他们组成的简单乐队,便是“文武场”。

    72岁的老艺人郭则金,至今有着吹笛子两小时“不换气”的绝活。对此,他总是笑着说,自己换气时别人看不到,而不是不换气。但是,“一直吹,是没问题的”。

    北昆在王圪垯曾经的传奇与辉煌如今已经不在,现在人们都忙着赚钱打工,村子里的年轻人也喜欢流行歌舞,不爱看老戏,因为没有接班人,村里再也演不来《青石山》那样几十人的大戏了,大多数时间只是老人凑合在一起唱一唱,只能演《芦花荡》、《夜奔》等几出小戏。

    导致这些村中的昆曲走向衰败之路的不是战争,也不是“文革”。昆曲走向没落,与它自身有着很大的关系。昆曲有着严格的腔调,它不像京剧,吸取众家之长为我所用,昆曲唱词很高雅,而且昆曲艺人太需要刻苦练功,而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吃苦,没人去练功,就没有传承人。

    现在村里昆曲剧团的艺人们年龄大都在60多岁,最年轻的也45岁了,作为一项历史悠久、曾经为广大群众欢迎的艺术,面对着如今的窘境,村里的老艺人们不仅是感到心痛,更加觉得惋惜,这样的艺术不应该绝迹。他们希望看到有真正热爱这项艺术的年轻人站出来,继续着他们的事业,将北方的昆曲留唱下去,待到多年之后,依然能在这片土地上听到北昆豪迈的声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森林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