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于洪光)最近,山东省委、省政府决定,加大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力度,把农村建设成为“产业生态高效、环境优美宜居、生活文明健康”新家园,全力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力争2015年农村社区和历史文化名村全部达到生态文明标准,30个经济发达县基本完成建设任务;2020年乡镇驻地村、50%中心村和相当数量的其他村庄都要达到生态文明标准;2025年全省农村基本实现生态文明乡村。
近年来,山东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仍亟待加强。农村人地矛盾、人水矛盾、人与环境矛盾比较突出;有的村庄污染较重,山林、河塘、湿地、水系等遭到破坏;不少地方村容村貌没人管,“脏乱差”问题突出。随着农民收入增长和视野开阔,农民企盼居住舒适、环境优美、生活便利。
山东省委、省政府近日出台的《关于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意见》提出,围绕“产业生态高效”,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推进农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推动农村工业园区化和集群化,壮大优势产业;山区、沿海、湖区和城郊要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
围绕“环境优美宜居”,首先要科学制定村庄规划,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高标准规划设计小城镇和农村社区,体现田园风光和乡土风情,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与古树木。其次,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生态良好、产业协调的小城镇和农村社区。今年完成新建农房80万户、改造危房20万套,66个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区全部启动农房建设。第三,加强环境整治。探索可持续的农村垃圾污水处理机制,逐步实现垃圾集中处理;严格控制高污染项目转向农村,加强农村水气环境治理;防治畜禽污染,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推进“一池三清四改”(沼气池,清理粪堆、垃圾堆、柴草堆,改水、改厕、改灶、改圈),推广使用太阳能、沼气等能源。第四,改善生活条件。推进村庄“四通五化”(通水、通电、通路、通宽带,实现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重视各项“村村通”扫尾,实现农村道路网络化和“村内通”,逐步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第五,完善公共服务。在所有农村社区建设“两委”办公场所、卫生室、警务室、文体场所、便民超市等。
围绕“生活文明健康”,倡树文明新风。抓好文明乡村行动,创建文明村、文明社区、文明户;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在乡规民约中增加生态文明内容,约束不生态不文明的行为。
根据山东省委、省政府部署,省发改委5年期间将整合资金1653亿元,重点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省财政厅今年预算安排28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3年安排18亿元支持农村环境整治示范工程,从今年至2020年每年筹措100亿元用于水利建设。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8-06/170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