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人言可铄金,谁怜长夜正春深。梨园权借一分地,唱出悄悄节妇吟。”2009年12月,由著名剧作家王仁杰编剧、梨园戏表演艺术家曾静萍领衔主演的新版《节妇吟》,在泉州梨园古典剧院上演。梨园戏,这种中国现存最“长寿”的古老剧种(比昆曲还早200年),在历经八百年的历史兴衰后,终以它古雅面貌在舞台上焕发出新的风采,在享誉国内外的同时,更给观众带来了艺术盛宴的享受。
梨园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剧种,它孕育于宋元时期,植根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是用闽南语泉州腔演唱的优秀地方剧种,流行区域曾涵盖闽南、台湾及东南亚等地,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它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典戏曲的文学与演出形态,文辞清雅,曲乐优美,科步独特,表演细腻,在海内外享有“古南戏活化石”的盛誉。在中国戏曲艺术长廊中,更是独具一格。
梨园戏的音乐唱腔属于南曲系统,伴奏以箫弦为主,一字多腔,语言用泉州方言,但也注意到不同人物身份与地方色彩,在有的剧目中还保留了地方土音和古音。由于使用泉州方言歌唱,融合部分民间音乐,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梨园戏南曲唱腔,曲牌联套,一出戏中,既可以用一种宫调中的曲牌连缀,也可以用不同宫调中的曲牌组套。每个传统剧目都有一套专用曲牌。
在乐律和乐器方面,梨园戏依旧沿用唐代旧制,伴奏乐器有琵琶、洞箫、二弦、三弦、唢呐等;打击乐器以鼓、小锣、拍板为主。与其它剧种的锣鼓经不同,鼓用音色浑厚的“南鼓”,伴奏时将左脚压在鼓面上,作不同位置的移动,配合鼓槌打出轻重不同的鼓点,用这种“压脚鼓”的特殊技法制造气氛,烘托情绪。
梨园戏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特色莫过于其表演程式十八步科母,俗称“举手到目眉、拱手到下颚、分手到肚脐”。梨园戏中各个行当的千姿百态的人物动作,全部以十八步科母为宗,衍生变化而来。演员在舞台上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都有着严谨的程序规制。它是保持梨园戏千年来不走样的关键所在。尤其手姿表演,丰富多姿,细腻独特,又颇有法度,与敦煌壁画中人物的手姿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外,由于所有传统戏目都是文戏,没有武打场面,所以如有战斗或动武情节,都用台词交代,作暗场处理,必须要做的武行表演,也用特有的身段示意,舞而不武。
但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梨园戏,由于各种剧种的冲击,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班社日益减少,范围日渐缩小甚至到了濒临消亡的境地。幸好,被称为“天下第一团”的“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通过不断努力,近年来奉献出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尤以《董生与李氏》、《节妇吟》为最。2010年,《董生与李氏》开始全国高校巡演,《节妇吟》更是先后出访意、英、日等多国演出。2006年5月20日,梨园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赵姝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7-30/169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