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记者熊红明黎华铃
在方圆2751平方公里的草原上,他默默守护着2000多牧民的生命健康;20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及藏北聂荣草原的每一个村落,被人们称为“温暖的太阳”;他有一个愿望,要让自己的子孙世代做为人民服务的“门巴”……他,是西藏聂荣县查当乡的藏族医生次仁班觉。
查当乡有2200多人口,分散居住的13个行政村散落在2751平方公里的雪域草原上。
从18岁成为一名乡村医生起,次仁班觉就开始了草原上独行侠式的行医生涯。20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及查当,甚至几百公里外的青海省杂多县也有他出诊的记录。
从乡卫生院到各村的路,最近的3公里,最远的有100多公里。如果天气好,次仁班觉可以骑摩托车;倘若冰雪掩盖了道路,他只能骑马前往;要是雪下得太大,他就只能步行出诊。
“草原行医,太苦太累,但一想到我的苦累能换来人们的健康,就觉得很值。”次仁班觉说,由于居住分散,牧民求医看病十分不便。在大草原上,一个乡村医生就是一座流动的医院。如果乡村医生不坚持流动行医,很多牧民的病情就会被耽误。
2009年7月,次仁班觉骑马去青海扎多县给人看病。结果路上遭遇大雨,连人带马摔进河里。他顾不得保护自己,第一反应是保护药箱。
“人和马摔坏了不要紧,要是药箱摔坏了,就没法给人家看病了。”次仁班觉说。
次仁家族六代行医。西藏和平解放前,次仁班觉的爷爷是巴青县的农奴,懂得藏医术的他经常受到农奴主的欺负和压榨。西藏和平解放后,为了感谢解放带来的自由,爷爷带着全家来到了最需要医生的藏北草原查当乡落户,并立下了“世代为穷苦人们免费医治”的家训。
“我今年38岁,至少还可以行医20年,但我终究会老呀!”次仁班觉说,为了能让子孙继承家族医学传统,他决定学爷爷留下一份遗嘱,要子孙世代继承家族传统,作为草原牧民服务的好医生……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6-30/168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