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秀山金银花何以成“新宠”?


    □□

    本报记者邓俐

    左手搭着农交所,右手挽着“风投”,秀山一朵朵金银花成了市场“新宠”。在6月11日启幕的“第二届重庆·秀山金银花文化旅游节”上,小小金银花更是引来了27个项目、314亿元的总投资。

    从一株野花,变零散种植,名气甚微,到目前种植规模30余万亩、跃居全国第一。今年,秀山金银花鲜花产量超过3万吨,6万户花农收入将突破3亿元。

    放眼全国,金银花市场已形成“北有山东平邑、南有重庆秀山”的格局。秀山这朵金银花,如何后来居上?其产业发展怎样吸引风投?为何频受资本市场“宠爱”?

    秀山县县长王杰介绍,2010年11月,秀山金银花以“YH1108”代码正式登录重庆农畜产品交易所,成为继生猪之后,又一远期交易的大宗农产品。之后不久,便有近600吨各个标准等级的金银花干品,在农交所被大部分来自外地的交易商买走。对于秀山花农来说,今年五六月才会“盛开”采收的金银花早已有了买家。

    不仅如此,小小金银花还吸引了颇为挑剔的风投“眼光”。去年底,由深创投、重庆科技风投引导基金、娃哈哈集团等出资筹建的“重庆红土创新创业投资基金”首批投资目标就瞄准了秀山一家生产加工金银花的公司红星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红土基金”出资8000万元,收购其20%股份,主要用于金银花种植基地及深加工项目,5年内实现5亿元产值,并扶持上市。

    “金银花能吸引了风投的慧眼,缘于做大做强产业的内动力!”王杰分析,规模化种植让秀山金银花有了一定的市场话语权。这是秀山这朵“花”能受宠爱首当其冲的原因。与科研院校的“校县合作”,提高科技含量,是受资本市场青睐的又一内因。2007年,秀山与中国农业大学等签订校县合作协议,成立“金银花研发中心”。该中心培育出的“渝蕾一号”新品种,大大提高产量和绿原酸(金银花提取物)含量,将“秀山金银花”送进高品质金银花的阵营。“顺应市场,延伸金银花产业链条,是受资本青睐的第三个原因。”王杰说,秀山不只满足最大干花产地的名号,正在向金银花提取物和新产品研发等深加工领域拓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鲜花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