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与众不同的莆田民俗


    “做大岁”莆田民间有正月初四“做大岁”的习俗。它源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正月,倭寇攻陷兴化府城的那场“陷城事变”的反侵略斗争。

    此次事变,全城军民殉难者3万多人,城中尸骸遍地,惨不忍睹。农历二月初二,出外避难百姓陆续回来后悲喜交集,既为幸存者庆幸,又为逝者悲伤。此时亲友之间互相探望,然后擦干眼泪重过春节,补做大岁,庆贺光复。因家家都没有过大年节,人们便决定在初四夜补过年节。之后为了纪念那段惨痛的历史,民间相约以除夕为“小年夜”,正月初四为“大年夜”,亦称“做大岁”(仙游是在初五做大岁),并指定正月初二为“探亡日”。探亡日这一天,百姓间互不登门,以示对死难亲人的哀悼。

    400多年来,“做大岁”习俗就是想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这一段惨痛的历史,永远不要忘记我们保卫祖国,抵抗侵略的神圣职责。2008年1月,莆田市春节被列入“国家级民族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建议名单”。

    白头春联全国各地春联均为一色满红,唯独莆田的春联有一段两寸长的白色联头,红白相间,格外醒目。

    据说明末清初,莆田人民的抗清斗争遭到清朝统治者的残酷镇压。清朝统治者为了摧毁汉族人民的民族意识,强迫汉族剃发后,按照满族人的习俗剃发梳辫,并下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对此莆田人民不愿受到侮辱,群起反抗,不少人因此被杀,家家因办丧事贴了白联。时值春节,清廷强令家家户户贴红联,以饰国泰民安。为了以示反抗,莆田人在贴红联时,有意在春联的上端留下一块白色的“联头”,从而使这一民俗沿用至今。林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历 镇压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