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规范使用乙烯利催熟果实无副作用


规范使用乙烯利催熟果实无副作用 ——访广东农科院副院长易干军

  本报记者江娜

  编者按:近日,有媒体报道市场上的芒果是使用乙烯利催熟的,会对农产品安全带来不良影响,引起部分民众恐慌。近日,我们请广东农科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研究员易干军专门就乙烯利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记者:为什么要用乙烯催熟果实?

  易干军:果实(特别是香蕉、芒果、木瓜等)自然后熟过程中,本身会释放出大量的乙烯,而所释放出来的乙烯又进一步加速了果实的成熟。

  民间将成熟的香蕉或苹果和生香蕉放在一起,然后用薄膜包起来,其原理即是通过成熟果实释放出乙烯来启动香蕉果实内部的乙烯产生,达到催熟香蕉的目的。民间使用棒香催熟香蕉也是利用棒香燃烧可产生乙烯气体的原理。

  因此,人工使用乙烯利来催熟香蕉等水果,就是利用其缓慢释放乙烯,从而达到催熟的目的。

  记者:乙烯对人体有副作用吗?

  易干军:乙烯是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种天然植物激素,果实自然成熟过程中本身就会产生大量乙烯,所以乙烯对人体没有任何副作用。

  记者:乙烯利催熟果实的原理是什么?易干军:乙烯利与水或含羟基化合物反应放出乙烯,植物体内含有一种称为乙烯受体的糖蛋白,乙烯作为催化剂与乙烯受体结合后,进一步通过代谢然后起生理作用,如加速果实的呼吸,促进水果内有机酸和淀粉向可溶性糖转化等等,从而促进成熟和着色,因此乙烯的催熟过程是一种复杂的植物生理生化反应过程。

  记者:用乙烯或乙烯利催熟果品科学吗?易干军:催熟是果品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国内外多年来的通行做法。只要按规范操作,使用乙烯或乙烯利对果实进行催熟,不会使果实对人体造成任何危害。乙烯利在果实内残留不能超过2mg/Kg,因此,在用乙烯利催熟水果时,要按有关规范操作,不能过长时间浸泡。最好使用在催熟库中通入乙烯气体催熟的方法。

  什么是乙烯利

  乙烯利为人工合成的有机磷植物生长调节剂,又名2-氯乙基磷酸、乙烯膦,使用时释放的有效成分是乙烯。

  乙烯是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种天然植物激素,为简单的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在正常大气压下是一种气体。高等植物各器官都能产生乙烯,果实成熟时产生乙烯最多。

  乙烯利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易溶于水和酒精,在pH<3酸性条件下稳定,在ph>3及碱性条件下放出乙烯,在植物体内与水或含羟基化合物反应放出乙烯和2-羟基膦酸。工业品为淡黄色黏稠液体或蜡状固体,市售品为含乙烯利有效成分40%棕色液体。

  乙烯利为中毒农药,对人畜低毒,对蜜蜂低毒。乙烯利可用作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在植物的根、荚、叶、茎、花和果实等组织中放出乙烯,以调节植物的代谢、生长和发育,起到加速成熟、脱落、衰老以及促进开花的生理效应,比如荔枝龙眼的催花保果、柑橘的杀梢,调节菠萝的开花,促进黄瓜等瓜类的性别转化。还可在果实采后处理中用于促进香蕉、芒果和番木瓜的软化转黄,柠檬、脐橙等柑橘果皮的脱绿转黄,柿子的软化脱涩,番茄和西瓜的早熟等等。

  乙烯/乙烯利催熟香蕉等果实的规范使用方法

  1.在催熟库中通入乙烯气体催熟

  采收后的青香蕉经采后落梳、清洗、杀菌、分级等处理程序后,用纸箱包装,然后在冷库贮藏。在上市前转入催熟库,往库内通入100~150ppm的乙烯气体24~48小时即可。同时控制库内的温度在14℃~18℃,湿度在90%~95%,并注意催熟库中的通风和气体循环,防止由于CO2积累使果实产生CO2伤害。这样才能获得果皮颜色鲜黄、亮丽,成熟度一致的香蕉。这种催熟方法投资成本高,仅适用于大型水果营销企业,在国内很少使用。

  2.用市售的乙烯利液体催熟

  将乙烯利配成含乙烯有效成分500ppm的水溶液,将香蕉果实在溶液中浸湿后立刻捞出(而不是浸泡几个小时甚至很长时间),或用配制好的乙烯利水溶液喷洒/浇淋在香蕉果实表面,沥干水分后将香蕉用塑料薄膜袋或塑料薄膜账密封。放在一定温度下,2~3天即可转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香蕉 芒果 有效成分 受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