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新型农民的“种田梦”


新型农民的“种田梦”

  本报记者黄朝武郝凌峰  近日,在河北南和县和阳镇东韩村,记者与农民闫红山分享了他的“种田梦”。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村农家书屋翻看一本《农民增收百项关键技术丛书(黄瓜种植技术)》。闫红山家有6亩多地,其中3亩地种小麦,3.2亩地种植大棚黄瓜。

  “现在种地,离开科技一点儿也走不动。”初中毕业后就开始种地的闫红山说,过去种小麦,自己也按照老人说的那样上底肥,只知道用氮肥,越多越好,最多每亩用200斤。“后来通过看书学习,我知道了肥料不能那样用,还应该用磷肥、钾肥,这样可以增强小麦抗逆性,提高品质;对于蚜虫、红蜘蛛、吸浆虫等小麦病虫害,应提前预防,综合防治,用低残留的高效农药,防治效果比高毒农药更好;种田一定要良法良种配套,科学管理肥水……”

  正说着,闫红山的手机响了,原来是一个外县的朋友,向他请教大棚黄瓜种植技术。“像这样的电话,我每天要接好多个,手机24小时不关机。”闫红山说,不仅问黄瓜,还问小麦,他种的小麦这几年亩产都在1000斤以上,而村里平均亩产只有八九百斤,不稳定。

  闫红山说:“下一步我想先上个学,之后搞大一点的规模经营和合作社,组织农户与市场对接,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

  离开南和县,在河北隆尧县东良乡泽畔村,记者又见识了农民的“喷灌梦”。村支书王军廷说,村里有1100多户农户,225眼机井让1万亩耕地浇水不成问题,但有4户对此不“满足”,搞起了喷灌,种粮大户何汝敏和农户王海生就是其中两位。

  今年50岁的何汝敏种有80亩地,2009年花1.3万元买了一套喷灌设备。他说,相比于从机井抽水,喷灌不用人看,浇水效率高、方便,省时、省力、省水、节地。1个喷头覆盖半径18米,原来80亩地浇1次水需要8天,用喷灌4天就可以完成,省电1/3,省工1/2;用喷灌,地里不用修垄沟,1亩地能省出1分,节地10%;喷灌还可以克服大水漫灌时,耕地不平坦比较费水的不足,让墒情均匀,省水。“一套喷灌设备1次可以浇200亩地,若有可能,我想租1000亩地种。”老何说。

  相比于老何的80亩地,59岁的王海生今春也花8000元买了一套喷灌设备,除了喷灌10亩小麦,还用来喷灌30亩土豆。“地是黏土,用大水漫灌容易板结,土豆长不好。用喷灌就像下雨一样很均匀,需要浇到什么程度可以自己控制,地不裂开口子,土豆长得好。”老王说,“现在村里有好几个人来问我,他们也想买。我感到,喷灌是今后的发展方向,节省时间,使用方便,节省劳力。现在的问题是,卖喷灌的太少了,邢台只有一家,而且价格比出厂价贵了不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喷灌 小麦 黄瓜 漫灌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