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丽波本报记者胡立刚
合作社作为农业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它们的前景预示着农业的未来,而在管理、营销、品牌决定发展成败的大趋势下,人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第一要素,而恰恰是这个第一要素,却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最大软肋,因此,有效破解合作社后继乏人的困局,吸引大学生去合作社创业,进而把其打造成“新型人才洼地”,成为当务之急。
在这方面,浙江做了一系列有效探索。直面合作社遭大学生冷遇的尴尬,浙江从夯实招才引才基础做起,不仅搭建起“鹊桥”,更为大学生提供“钱途”和“前途”保障,力争到“十二五”末,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万人队伍。
合作社发展快速亟待引进人才
2010年3月,浙江省农业厅就大学生从事现代农业情况做调查:全省直接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全日制高等院校毕业大学生共1153人,平均每个县(市、区)只有13名,而全省合作社就超过1.8万个。
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当下,在现代农业红红火火的年代里,合作社为什么会遭大学生“冷遇”?
作为“大学生从事现代农业领域情况调查”成员,浙江省农业厅经管处处长童日晖分析认为:主观上,大学生“怕苦怕没面子,怕没‘钱途’、‘前途’”,合作社则怕“要求高、留不住”;客观上,社会缺乏有效的载体,影响了大学生对现代农业及主体的认识和判断。
“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浙江慈溪三北振慈禽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范伟达告诉记者:合作社的年经营服务总收入达4500万元,大学生真的功不可没,可是,合作社招大学生、用好大学生太难了。
2005年,一没名气二没雄厚资金实力的范伟达首次决定引进大学生,费尽周折还是找不到,最后,好不容易通过浙江省畜牧兽医局招到了一个山西籍的大学生。
然而,正是这个大费周折招来的大学生,让范伟达尝到了“人才”的甜头,于是,范伟达开始加快人才引进的步伐。
“先后共招了9名大学生,现在留住了6名。”
王磊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2004年毕业后先去广东养鸡场打工,年收入高达6万多元,后来,通过朋友推荐来到三北振慈。
王磊告诉记者,刚开始养鸡,看重的是“钱途”,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前途”看得更重了。到了这里后,理事长把生产管理全部交给了他,不但收入有保证,而且有成就感,去年,大学毕业的妻子也跟他来合作社工作了,在这里,就和自己创业一样,感觉很不错。
记者了解到,除了让王磊挑起大梁,范伟达还把投资600多万元的种鸡场全部交给大学生打理。
为了进一步发展,拥有6名大学生的三北振慈禽业合作社目前还需要两名大学生,范伟达做了多方努力,可是进展不大。
“现代农业的特征是高产高效,随着良种、农技、设施的全面推广,高产并非太难,难的是把高产转为高效,因此,合作社在品牌、管理、营销推广等方面加大人才投入是大势所趋。我的合作社都这么难,更何况其它刚刚起步的合作社。”范伟达有些困惑,更多的,是对被大学生“冷遇”的无可奈何。
记者了解到,在合作社发源地的浙江,大多数合作社已进入寻求转型突破的阶段,对人才的需求也日趋迫切,但是,因为岗位在农村,又无法保证很好的待遇,因此,几乎都遭遇了类似范伟达这样的困惑、无奈。
多方联手培育“农民大学生”
供需“两旺”却遭“冷遇”,说到底,是大学生对以“泥腿子”为成员的合作社心存疑虑,对“钱途”和“前途”无法做出判断,因此,要吸引大学生进合作社,首先要全面提升“领头羊”的素质。
基于以上认识,浙江多方联手培育人才的探索蓬勃兴起,各类培训应运而生,其中,浙江省农科院科技教育培训基地、浙江电大的“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浙江农林大学的“现代农业经营领军人才提升班”,犹如“三驾马车”,表现抢眼。
记者了解到,“三驾马车”无一例外地把农业企业合作社负责人、大户、专业农民纳入了培训对象,在课程设计、时间安排、培训地点上也各自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方式,在培训费用上,则采取了政府、农民分头承担的办法。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4-08/164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