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质量安全:要让风险处于可控状态


质量安全:要让风险处于可控状态

  □□本报记者孙鲁威程鸿飞房宁刘艳涛

  近日,在农牧渔业大县局长培训班的大教室里,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副局长金发忠说,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面临许多新情况,而目前实行的问责制则使部门间的管理职能趋于明确,责任趋于清晰,这对于行政部门依法监管来说是一次重大转轨。基层农业部门对于该管的必须尽职尽责,要让质量安全风险处于可控状态。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是这次轮训的主要内容之一。如何实现“两个努力确保”,是摆在各级政府部门面前的一件大事。培训班上,学员们普遍认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前面临许多难题。广西柳城县农业局反映,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经费还没有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检测体系难以维护。江西省安福县农业局反映,农产品销售市场门槛低,农产品销售主体多元化,经营和消费环节的重价格轻质量,使农产品优质不能优价,挫伤了各方的积极性。黑龙江省拜泉县农业局局长王连库说,目前监管有五大难点,即生产主体分散,经营主体过多,法律约束不强,检测能力不高,体系衔接不畅。

  面对当前这些带有共性的制约问题,金发忠认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有两个关键性指标:一是产品抽检合格率;二是“三品一标”认证比重。这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执法监管与标准化推进“两手抓”的两个检验指标,必须协同推进。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确实在扩大,主要来自六个方面:一是农兽药残留;二是重金属污染;三是外源违法违规添加物;四是生物毒素;五是病原微生物;六是尚不知道且客观存在的其他危害因子。因此,对县一级来说,一是尽快把机构、认证、检测三件事都落实了;二是尽快把投入品规范管理、检验检测、执法监督、准出准入、认证认定几项工作都开展起来,这样,农产品质量安全必然处于可控状态。

  在可控的状态下,对于质量安全突发性事件就能够从容应对了,监管工作就可以随时启动应急处理机制,就是监管措施步步跟进,让问题处于受控状态。销地农业部门在监测中发现问题后,要及时依法查扣问题产品,追查产地,并将有关信息第一时间通报产地农业部门。产地农业部门接到通报后,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如果属省内跨地县的,省农业部门要及早出面协调;如果涉及跨省的或者特别重大的,要向农业部报告。应急处理反应要快,处置要依法,行动要联合,预警要超前,制度和机制要健全,最终达到把影响和损害降到最低程度的目标。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检测 残留 病原 毒素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