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授彭林: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史学界泰斗钱穆先生在接见美国学者邓尔麟时,向他谈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见解。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可是它的“核”在哪里?在这样一个博大的体系中,起着最深层影响的东西是什么?钱先生说只有一个字,就是“礼”。他说,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从一个家庭到整个国家,我们所有的行为准则都是由“礼”来笼罩的。我们中国幅员如此辽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各地的风俗差别非常之大。但不管你的风俗有多么不同、方言有多大的差别,在“礼”这个层面上都是认同的。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行为准则。所以,钱先生说:要了解中国文化,就非要了解“礼”不可。
因此,弘扬传统文化就不言自明地要回归我们的礼仪传统。
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
礼仪是一种社会积累,礼仪建设不能希望依靠颁布“准则”一蹴而就,它需要靠持续不断的提倡,更需要靠每个人在日常点滴中以礼律己。
中国政法大学研二学生杨丹:
我觉得传统生活礼仪很重要,但我了解很少,就像那个武大的同学。我们家是三口之家,平时和父母都像朋友一样相处,不会在乎传统礼节。过年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时,我在父母的提醒下才会注意一些座次之类的基本礼仪。但如果长辈不在身边,就难免会遇到一些难堪的事。所以说基本的传统生活中的社交礼仪,我们大学生确实应该了解,这样才可能会被职场接纳。如果像在学校里一样,我行我素,肯定会碰壁的。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小脚印中心主任曹云昌:
日常交往是培养孩子礼仪的绝好机会。生活中,你来我往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人来访,或到别人家做客时,家长就可以利用这种机会培养孩子的礼仪习惯。节假日是人们交往的密集期,也是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的最佳期。有客人时,家长要引导和鼓励孩子亲切、主动地和客人打招呼,在客人的夸奖声和递过来的一包糖果或一件玩具中,孩子会认识到这的确是一种“乐趣”。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4-02/163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