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铜梁“龙”舞


    中国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从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对原始龙的图腾崇拜,到今天人们仍然多以带有“龙”字的成语或典故来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

    耍龙灯、观龙舞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在千姿百态的中国龙舞中,重庆市的铜梁龙以其独特的舞姿吸引着众人的目光。铜梁人对“龙”情有独钟,当地民间传说,伏羲、女娲初制人烟时,奔波于天下,累毙于山野,所弃之杖受日月精华与天地灵气,变而成龙,降服了鬼怪和瘟疫,使处于弱势的人类解脱了险遭灭绝的磨难。此后,人们在灾害来临或年关喜庆之时,总要草缚成龙,以杖高举进行祭祀和玩舞,企望消灾祛病,五谷丰登。这种习俗在当地延展开来,直至今天。

    铜梁大龙的造型与我国南、北方的龙迥然不同,具有典型的西南地域特色:龙头取型雄狮大张口,面阔嘴短,再加上曲唇翘颚,鼓目扬腮,长髯飞鬃,神态威严;龙身躯体庞大,丰满圆润,伸缩自如而不改其形。大者长百米以上,胸径80厘米左右,外加精心彩绘,给人以气势宏大、富丽堂皇之感。铜梁龙灯的舞蹈套路丰富多彩,充满着愉悦向上的激情,反映着火热的民间生活和淳朴的民俗风貌。

    早在隋唐时期,铜梁“耍龙灯”就别具特色。铜梁龙全长50米,有24个洞龙身,据说代表农事的24节气。铜梁龙分为雌雄二龙,每条龙由25个队员玩舞,有套路30余种,或腾越、或翻滚,大开大合,张弛有度。到明清时期,四川盆地就流行着“大足的菩萨(石刻)铜梁的龙(灯)”的民间谚语。在遍及城乡的各种欢庆或祭祀活动中,都有相应的龙灯表演。

    现代铜梁龙灯是在国庆35周年大庆后蜚声中外的。1984年,邓小平同志指示,中华民族以龙为象征,35周年国庆大典上要有龙舞。经过选拔评比,铜梁龙脱颖而出。1984年10月1日,铜梁龙第一次向全国展示了自己的风采。铜梁龙的慢舞雍容大度,优美抒情;快舞激越奔放,动人心魄,再加上欢快的民间吹打乐曲,激越的民间烟火,烘托出一种热烈的喜庆气氛。铜梁大龙既保留了传统的巴渝风味,又融汇了现代舞蹈意蕴。此次国庆大典上的亮相,让铜梁龙的知名度大大提高。

    1999年,国庆50周年大典上,盛大的阅兵式后,九条铜梁巨龙代表九州华夏,由235个小伙子组成强大的舞龙方阵,再次以排山倒海、气贯长虹之势通过天安门进入长安街。九条铜梁巨龙生动活泼、富丽堂皇的造型,精湛神奇、巧夺天工的制作,气势恢弘、刚劲威武的龙舞,都令世人叹赏。铜梁龙由此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从此,铜梁龙灯就成为中华龙的象征,在国内外屡展雄姿。它不仅走进了奥运会场,走进了世博馆,走向了全世界,它还将中华民族的龙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子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胸径 传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