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为何“镖不喊沧”
河北省沧州吴桥是享誉世界的杂技之乡。在当地,有一首广为流传的歌谣:“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沧州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形象说明吴桥杂技已经渗透到了当地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侧目观察,无论是在街头巷尾,还是田间麦场,甚至是饭桌前和土炕上,只要高兴,吴桥人随时都会翻一串跟斗,叠几组罗汉,打几趟拳脚,变几套戏法和魔术;有的孩子去商店粮站打油买醋时,会把装满油和醋的瓶子置在小拇指上托着走,竟能点滴不撒;下雨天,一群群小学生可以将雨伞顶在鼻子尖上冒雨行走。婚宴花烛,吴桥人更是妙趣横生,可以做到吃糕点,信手拈来;喝喜酒,立等可取;新娘子空手一伸,颗颗喜糖就会满屋飞,新郎官空中击掌,支支香烟便能飞进手掌。这些不可思议的“功夫”,其实与沧州浓厚的“武术”民风是分不开的。
在古代,“武术之乡”沧州为燕齐之地。在辽、金、宋时代,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再加上封建官府的层层盘剥,豪绅地主的强夺压榨,人们需要生存就要有保护自己的手段。于是,这里的民众纷纷习武自强自卫。加之沧州人尊师重义,历来为武林所传颂,所以一些失意的拳师和被官府追缉的侠客义士,也多来此隐身,落户传艺。如沧州“五十三刀”,即“闯王刀”的技法,就是明朝末年闯王李自成的部将隐名沧州传授下来的。目前在国家审定的129个拳种中,在沧州形成并广为流传的就占52个,民间零散的功夫更加难以计数。相传在这里出现的“大刀王五”、“燕子李三”等传奇人物,也为沧州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民族英雄霍元甲,其祖籍也在此地。
正是由于有如此之多的掌故、光环林立沧州,所以“镖不喊沧”成为中国绿林中人共同遵守的一条规矩。据说,镖师们走遍全国众多的同级城市,唯有在沧州三缄其口。这是武林给沧州的莫大尊荣,也是沧州武术强盛的必然结果。
从前各地镖局喊镖号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威武镖”,即高呼“我武唯扬”或“以武会友”之类的口号,但这种镖号带有挑衅意味,因此只有少数几个实力强大的镖局敢喊;第二种镖号最为常见,即拉长声音喊“合吾”二字,称为“仁义镖”,为一般镖局通用。“合吾”,喊这两个字儿,是告诉江湖人,我们是同行;第三种是哑镖,逢省会城市或镖局所在,不得喊镖号,镖客下马下车步行。
传说一日,一外地镖局通过沧州时高声喊镖,没落镖旗,行至南门,被李冠铭骑马追上。李冠铭大吼一声,纵身而起,双手抓住城门,把烈马用双腿夹起,马被悬在空中咴儿咴儿乱叫,却动弹不得。镖客个个吓得面如土色,李冠铭没有给镖客出难题,而是一笑了之。因此,南来北往的镖车,不管是黑道白道,也不管是水运路行,只要是车到沧州、船过沧州,都会扯下镖旗,悄然而过,不得大喊镖号。否则,无论你有多大的名头,多好的身手,在沧州喊镖叫板,栽个大跟头儿就脸面丢尽,下不来台了。
如今,武术在沧州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数十家门派、数百家的武馆武校,带动了数十万人在习武,沧州武术,已成为百姓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一部分。 子墨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3-26/158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