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湘潭县:打造“三湘农业第一县”


  笔者在县农业局未来规划中看到,2011年经济作物继续突出湘莲和茶叶生产,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蔬菜基地20个,湘莲基地10个,茶叶基地5个;稳定粮食生产面积187万亩(22个乡镇),发展优质稻125万亩(高档优质稻35万亩),实现粮食产量93万吨以上。

  现代农业添彩

  2010年7月29日,湘潭市2009年度农业综合开发总结表彰会议召开,湘潭县获得全市农业综合开发综合考评第一名;不仅是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单位(第一名),而且还是宣传调研、有偿资金管理第一名。

  据了解,2009年湘潭县实施了7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包括姜畲镇青亭、沿湘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自然灾害损毁工程修复项目、“新皇粮”2万吨优质精米加工改扩建重点产业化项目、“鹏扬生态”3万头生猪养殖示范基地和“湘久阳”蛋白饲料加工技改扩建两个贷款贴息项目、林业生态示范部门项目、世行贷款湘潭湘莲产业合作社项目,完成投资2657.06万元,取得了项目立项数量和投资总量的双突破。

  为搞好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湘潭县除了突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还积极扶持主导和特色农业。

  从2004到2010年间,立项实施产业化经营项目涉及生猪养殖、湘莲深加工、粮食加工和饲料加工等行业,不仅给企业发展注入了活力,更重要的是带动了相关农民的增收。

  湘潭县还把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突破口,整合各类支农资金,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持了平稳发展的势头。

  以2009年为例,全县19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1.5亿元,出口创汇1250万美元。在当年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评审会上,湘潭县有8家企业(伍子醉、万凯源、行寅贤、侬佳、华绿、贡莲皇、华钢、锦绣农庄)成功进入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从而使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了27家,龙头企业的规模逐步壮大,带动效应逐步显现。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良好表现,为湘潭县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立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据2010年10月25日湘潭市拟申报2011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公示结果,在全市19个通过市级专家评审拟向省申报的项目中,湘潭县有8个项目,成为最多的县。

  远景规划给力

  “项目区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建成稳产高产、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这是《湘潭县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报告(2009~2020)》中农业综合开发部分项目建设综合标准之一。

  1995年,湘潭县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同年11月获准建设射埠、石潭两个项目区。至2008年,全县已在射埠、锦石、杨嘉桥、石潭、姜畲、河口、乌石、易俗河、青山桥、白石、谭家山等乡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按照流域和种植习惯,《湘潭县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报告(2009~2020)》制定出3个综合开发区域。

  涟水流域区:该区包括乌石、石潭、杨嘉桥、云湖桥、姜畲5个乡镇,其特点是地势比较平坦,以水稻、生猪、水产生产为主。在2009~2012年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中,改造中低产田7万亩,主要建设高标准优质粮食、蔬菜生产基地;立项扶持粮食、肉食加工龙头企业2个,引导企业到项目区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促进项目区粮食、生猪的就地转化增值。

  涓水流域区:该区是湘潭县腹地,以水稻、生猪生产为主,包括青山桥、花石、龙口、排头、锦石、射埠、河口7个乡镇,特色产业有湘莲、油茶。计划在2013~2016年综合开发中改造中低产田8万亩,主要建设高标准优质粮食、湘莲生产基地;立项扶持粮食、油茶加工龙头企业和农业旅游项目3个,引导粮食、湘莲、油茶加工龙头企业进驻项目区建基地、办厂房、兴物流。

  107国道区:包括茶恩寺、白石、中路铺、谭家山、梅林桥、易俗河6个乡镇,是湘潭县的东、南大门,地貌以丘陵为主,主要生产水稻、生猪,特色产业有湘莲、竹木,并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计划在2017~2020年改造中低产田9万亩;立项扶持肉食加工、家禽养殖、竹木加工项目3个,加快企业的优质楠竹、土鸡生产基地建设。

  该规划以农业主产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为开发重点,把农业资源条件优越、开发潜力大、农民群众自愿开发、资金配套能力强的地方或项目,优先纳入农业综合开发的扶持范围;土地实行集中连片开发,重点搞好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的中低产田改造,并对改造过的耕地依法进行保护,实现农业资源开发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农业综合开发 产业化 生产基地
上一篇 : 雷锋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