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通运输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怀着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在强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反复研读上级文件,大胆探索实践,按照“先试点、再推开”的思路,将座谈会开到了路边村头,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乡(镇)、村委会负责人及村民代表的意见,确保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积极稳妥。
问: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采取“枣庄模式”后,都取得了哪些成果?
牛佳棠:通过实施有效的管理养护,保障了农村公路的完好畅通,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了基础和保障,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保证了农村公路的可持续发展,延长了公路的使用寿命,节约了大量资金,减少了公路建设的投入,降低了资源能源的消耗;带动了沿线农副产品运输业、加工业、养殖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以枣庄市为例,2003年没有改造农村公路之前,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000余元,2010年达到6880余元,增长了280%,农村交通运输业户发展到2.3万多户,从事商贸、维修、餐饮服务的个体工商户达到3.9万多户,所带来的间接效益不可估量。
问:据了解,枣庄市交通运输局十分注重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具体做了哪些工作?为什么要这样做?
牛佳棠:是的,为巩固成果,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中,我们十分注重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于2008年开展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研究》课题,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在此基础上,我们考虑到农村公路量大面广,管理养护资金又非常有限,怎样能够使最有限的资金发挥到最大限度,用于最该养护的地方,我们在全面、系统总结国内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经验与启示的基础上,开展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评价体系与应用”课题的研究,依托项目设计开发的基于GIS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评价体系与决策系统已获国家软件著作版权。通过应用该系统,可以实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评价的科学化和系统化,改变过去评价手段落后的局面,提高农村公路的服务水平,保证农村公路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有很大的社会效益。
从我市2008、2009年数据对比分析来看,在满足小修保养资金需要的前提下,应用课题研究成果进行决策,科学合理地确定修建线路及修建措施,提高了中修资金投入比例,由占2007年总投入的23.7%提高到占2009年总投入的36.2%,在保证优良率指标的前提下,养护投入平均每年每公里节约500元,节约养护资金约543万元。按山东省20万公里农村公路计算,运用该研究成果进行决策,预计可节约资金约1亿元;如能应用于全国,将会产生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
问:“枣庄模式”适合在全国推广吗?
牛佳棠:“枣庄模式”符合国务院关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意见,符合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实际和现状,既带有普遍性,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副部长冯正霖都对“枣庄模式”给予了很高评价。2008年3月,由枣庄市交通局承担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研究》课题通过了省级鉴定,省内外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这一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可作为山东省制订中长期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规划的重要依据,并将枣庄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经验誉为“枣庄模式”,建议进行广泛推广。到目前为止,已经有30多个省(市、区)的交通部门,包括政府领导,到枣庄进行参观学习,他们都感觉到,这是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一种有效做法,值得学习和推广,是本地区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捷径。
□□ 白锋哲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3-06/131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