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政府主导 五个落实

零零社区网友  2011-03-06  互联网

听如何破解—— 政府主导 五个落实 ——访山东省枣庄市交通运输局局长牛佳棠

  人物小传:牛佳棠

  现任山东省枣庄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坚持爱岗敬业、锐意创新、务实勤奋、廉洁自律,特别是担任市交通运输局局长以来,为枣庄交通事业的科学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创造的中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枣庄模式”走向世界,源头管、路面查、事后追踪处理“三位一体”治超长效机制、交通稽查人员任职资格管理等先进经验先后在全省、全国推广。自2001年以来,连年受市委、市政府嘉奖,多次被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和枣庄市委、市政府荣记二等功,被市政府授予“枣庄市劳动模范”。被省总工会授予“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

  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方面,枣庄交通人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其政府主导、五个落实(资金、人员、责任、考核、奖惩),建立长效机制的做法得到了交通运输部和省政府的充分肯定,被誉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枣庄模式”。在去年10月份召开的第二届世界农村公路大会上,枣庄市交通运输局局长牛佳棠做的专题报告《中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枣庄模式”》,赢得了与会代表的阵阵掌声。

  那么,什么是“枣庄模式”?“枣庄模式”究竟是怎样形成,又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牛佳棠进行了专访。

  问:“枣庄模式”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牛佳棠:枣庄市是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现辖市中、峄城、薛城、山亭、台儿庄五区和滕州市,共有2481个行政村。近年来,全市共改造和建设农村公路6115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50.75公里,99.9%的行政村通了油路。由于农村公路量大面广,资金投入少,建设标准低,加之管理养护相对滞后,先期建设的部分路段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如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管理和养护,农民群众势必重走“老路”,农村公路管养工作十分迫切。

  据测算,一般四级农村公路每公里造价约30万元,而养护1公里农村公路平均每年仅需1.6万元;如果只建设不管养,寿命期限一般为3~5年,如果管理养护得好,使用寿命可延长至10年左右。为此,我们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决定先行一步,探索解决对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问题,“枣庄模式”应运而生。

  2008年年初,山东省交通厅全文转发《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充分肯定枣庄市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进行的卓有成效的探索,要求各地交通部门认真借鉴枣庄经验,加大工作力度,争取早日落实养护资金,出台养护管理政策。山东省副省长郭兆信批示:“枣庄市就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进行了有益探索,请信息处予以摘发,并请交通厅注意总结这方面好的经验做法,确保农村公路完好畅通。”2009年,国家交通运输部向全国推广枣庄的经验做法。

  问:“枣庄模式”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主要因素是什么?主要是因为本地的经济比较发达、财政收入充裕吗?

  牛佳棠:枣庄是国务院确定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目前正在加快转型发展,经济并不发达,财政收入并不充裕。“枣庄模式”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主要缘于政府的主导作用和交通运输部门的积极作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市委书记刘玉祥、市长陈伟亲自过问,陈市长多次听取工作汇报,并提出明确的意见和要求,在农村公路管理体系建立及养护资金落实等方面给予了极大关心和支持。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宝民作为分管领导,通过召开工作会、现场督导等形式,强力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确定了全市农村公路“有路必养”的目标,明确了资金、人员、责任、考核、奖惩“五个落实”的工作任务。各区(市)政府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在较短时间内,均出台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结合各自实际,采取了行之有效的管理养护措施,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落到实处。

  市交通运输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怀着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在强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反复研读上级文件,大胆探索实践,按照“先试点、再推开”的思路,将座谈会开到了路边村头,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乡(镇)、村委会负责人及村民代表的意见,确保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积极稳妥。

  问: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采取“枣庄模式”后,都取得了哪些成果?

  牛佳棠:通过实施有效的管理养护,保障了农村公路的完好畅通,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了基础和保障,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保证了农村公路的可持续发展,延长了公路的使用寿命,节约了大量资金,减少了公路建设的投入,降低了资源能源的消耗;带动了沿线农副产品运输业、加工业、养殖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以枣庄市为例,2003年没有改造农村公路之前,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000余元,2010年达到6880余元,增长了280%,农村交通运输业户发展到2.3万多户,从事商贸、维修、餐饮服务的个体工商户达到3.9万多户,所带来的间接效益不可估量。

  问:据了解,枣庄市交通运输局十分注重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具体做了哪些工作?为什么要这样做?

  牛佳棠:是的,为巩固成果,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中,我们十分注重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于2008年开展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研究》课题,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在此基础上,我们考虑到农村公路量大面广,管理养护资金又非常有限,怎样能够使最有限的资金发挥到最大限度,用于最该养护的地方,我们在全面、系统总结国内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经验与启示的基础上,开展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评价体系与应用”课题的研究,依托项目设计开发的基于GIS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评价体系与决策系统已获国家软件著作版权。通过应用该系统,可以实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评价的科学化和系统化,改变过去评价手段落后的局面,提高农村公路的服务水平,保证农村公路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有很大的社会效益。

  从我市2008、2009年数据对比分析来看,在满足小修保养资金需要的前提下,应用课题研究成果进行决策,科学合理地确定修建线路及修建措施,提高了中修资金投入比例,由占2007年总投入的23.7%提高到占2009年总投入的36.2%,在保证优良率指标的前提下,养护投入平均每年每公里节约500元,节约养护资金约543万元。按山东省20万公里农村公路计算,运用该研究成果进行决策,预计可节约资金约1亿元;如能应用于全国,将会产生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

  问:“枣庄模式”适合在全国推广吗?

  牛佳棠:“枣庄模式”符合国务院关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意见,符合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实际和现状,既带有普遍性,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副部长冯正霖都对“枣庄模式”给予了很高评价。2008年3月,由枣庄市交通局承担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研究》课题通过了省级鉴定,省内外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这一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可作为山东省制订中长期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规划的重要依据,并将枣庄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经验誉为“枣庄模式”,建议进行广泛推广。到目前为止,已经有30多个省(市、区)的交通部门,包括政府领导,到枣庄进行参观学习,他们都感觉到,这是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一种有效做法,值得学习和推广,是本地区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捷径。

  □□ 白锋哲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3-06/131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