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
春节过后,民工荒问题又成焦点。在公众的惯常视野里,用工荒多存在沿海的长三角或珠三角地带,殊不知,用工荒还存在劳务输出基地。今年春节,笔者回到地处平原乡村的老家过年,深有感触。
虽是春节期间,但村子有些寂寥,笔者并没有多少想象中的喜庆。原来很多在外打工的青壮劳力并没有回家过年,村子里多是年老体衰的老人。不回来,也许有不回来的考量或苦衷,而不回来带给乡村的不止是寂寥,还有用工荒。众所周知,前段时间我国不少地方大旱。为保收成、保丰收,抗旱是当务之急,然而,在一些地方抗旱遭遇了困境,且不说无基本的抗旱设备和水利设施,连应有的人力都找不到。在外打工的劳力多数没有回来,留守老人即便有心,也无力,青壮劳力几乎都到城里打工去了。
当然,用工荒不止局限于笔者的家乡,有媒体报道,广西扶绥县东门镇喜获甘蔗丰收,工钱从45元/吨上涨到70元/吨,仍找不到砍蔗工。去年各地农忙时节,用工不足现象愈加突出。
可以确定的是,乡村出现的用工荒一时很难改观。这与新生代农民工有关。新生代农民工的乡愁渐渐淡薄,他们对故土有疏离感,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已经与市民差异不大,强烈渴盼融合城市,成为新市民。换言之,他们不愿意回到乡村,而他们的父辈、祖父辈(或第一代、第二代农民工)由于年事逐渐走高,已经无法承担高强度的乡村劳作了。
“自己都缺人,哪里还能大规模组织人员外出打工?”一名西部官员如是说。我们还看到,当下,一些西部的就业部门正在劝说外出打工者“帮助家乡建设”,而不再主动宣传、组织人员外出打工。种种迹象表明,这样做或可缓解当地、乡村的用工荒。问题是,如果不让农民外出打工,当地能提供得起体面的待遇吗?笔者认为,当前,相关部门在关注城市用工荒的同时,也需要重视乡村用工荒的问题。农民无论是留守在家还是外出打工,都应该保证他们体面就业、尊严生活,并且应采取措施,平衡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用工荒。 王石川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2-22/161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