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让农民工带着温暖返乡过年


    本报讯(记者买天)1月18日,由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联合北京团市委、中国书法家协会等单位,在北京新发地双桥农产品批发市场共同启动了“52”北京务工者“暖春行动”。以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品和生活必需品为载体,宣传普及外出务工的法律知识、务工指南、城市生活常识及维权服务等内容。

    52则暖春话语,印制在“暖春扑克”52张花色及“暖春手册”52张周历上。“52”也代表“我爱”的含义。同时,主办方还为务工人员赠送劳动保护的“暖春手宝”、外出旅行的“暖春背包”,邀请著名书法家撰写“暖春春联”。通过凝聚各方力量,以此传达社会各界对务工人员的关心和爱护。

    在活动现场,记者与来自陕西榆林农村的打工妹王瑞芳攀谈起来。谈到出门打工的难处,王瑞芳说有“三难”:一是不知道出门干什么,二是不知道怎么干,三是不知道有了困难该找谁。她对记者说:“今天领到的‘暖春礼品’中,有许多是解决我们难题的知识和信息,对务工者非常有用,懂了这些东西,心里就托底了。我准备把这些知识和打工技巧教给其他的农民姐妹。”

    一位正在细细翻看“暖春扑克”的小伙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位来自贵州毕节的农民工小刘对记者说:“这些法律常识对我们外来务工人员很重要。你看,黑桃7上写着,‘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三年前,我在上班路上被汽车撞伤了,老板没管,我住院把辛苦了半年挣的钱都花了。如果早知道这些法规,我就知道该怎么维权讨说法了。”

    刚从四川广元来北京打工的农民张秋静说:“‘暖春手册’里的这些城市生活知识和交通地图对我们特别有帮助,比如房屋租赁、火灾避险、交通常识等。以前在农村生活,对这些东西不太了解,现在到了城市打工,咱也要按照城里的标准要求自己。”

    翻看着手里的“暖春手册”,张秋静显得格外喜欢,上面除了有许多务工知识和城市交通图外,还有全国60个重点城市经过认证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和49个城市劳动保障监督机构的详细联络方式。她说,出门务工,最怕的是上黑中介的当,再就是怕出了事情找不到管事的部门。她认为,每个打工者出门务工之前就应该知道这些知识,不要做一个稀里糊涂的打工者。

    据统计,北京有500多万名外来务工者。在务工者集中返乡的春节期间,此次“暖春礼品”通过北京市16个区县团委、9个外省市驻京团工委及100个志愿者工作站,采取集中发放、选点派送、设点领取和走访赠送等多种形式,把礼品和关爱送到在北京务工的小摊主、保洁保安员、建筑工人、医院护工、餐馆服务员等手中,让这些为北京的建设、发展付出艰辛劳动和辛勤汗水的外来务工人员,能带着北京的温暖回家过年,并欢迎他们年后再来温暖的北京。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外出务工 伤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