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如何将自卑感化为前行动力?


如何将自卑感化为前行动力?

  北京师大辅仁应用心理发展中心 杨莉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当我们面对一个无法处理的问题或绝无办法解决的问题时,就会体会到这种自卑情绪。没有人能长期地忍受自卑感,他一定会采取某种行动来解除自己的紧张。但也应看到,当人们发现自己所处的位置是可以加以改善时,面对更高的愿景,定会产生内在动力。因此,自卑感往往也是推动人不断地努力去取得成功、消除紧张感的因素。

  2009年7月北京发生了一起在校大学生抢劫银行案,案件很快被侦破,留给我们一些启示。黎某来自江西农村,家庭经济贫困,上大学后申请了助学贷款。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高考时以班里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北京的大学。上大学后成绩也很好,但从大四开始他改变了目标,为打工赚钱而荒废了学业。他有点口吃,加上说话有口音和经济贫困,让他很自卑,不愿与同学多交流。据介绍,案发前,他获知不能取得毕业证,找工作也不顺利,又因为口吃等让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因此想抢劫银行,将钱寄回老家给父母,能让他们过上富裕的生活,然后他再自杀。

  像黎某,他认为通过努力已经无法改变自己的处境,而抢劫银行可以解决贫困的问题,但口吃,他上网查过资料,是无法治愈的,因而黎某自以为只有自杀才能让他摆脱这种自卑情绪。

  因为经济贫困和外表或生理缺陷而引起自卑是非常常见的。不能否认有身体缺陷的人,在平时要付出多于常人的努力,但是有没有发现他们也许正因为此而又有了优于常人的地方呢?比如盲人的听觉特别灵敏。并不是缺陷阻碍了成功,而是一个人的心智是否能运用自己的能力克服困难,去发现自己的优势。人生本来并非完美,如果只盯着自己的“缺陷”,就会忽略自身的优势。更何况有一些“缺陷”是我们对自己歪曲的认知,并非真实和不能改变的。

  自卑感若从正向(积极向上的角度)挖掘是完全可以推动人不断地前进,改善现在的处境。在现实中如果仅给自己设立过高的物质目标,脱离了实际情况,通过一段的努力仍然无法达到,这样只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因此,一则在追求物质目标的同时,一定要有精神文明的追求,即给自己的心智添加营养,才能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二则要制定切实可行、具体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黎某大四时姐姐要结婚,他希望能送给姐姐10万元,因而他努力打工放弃了学业。他打工赚钱的方法没有错,但他设立的目标是否太急功尽力了呢?

  一个人如果缺少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朋友就少,当遇到挫折时,他会认为自己机会太少,挫折太多,为了保护自己更倾向于封闭,避免与人接触,从而极易陷入恶性循环。要将自卑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动力因素,首先要试着敞开心扉,“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限量”,多从华夏五千年人文宝藏中汲取营养,激活自己向上的精神能量,“知己知彼”战胜困难,定会多一个机会。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发展中心 处理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0-12-21/165.html

无相关信息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