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中国气候智慧型农业生产项目取得丰硕成果


  《农资导报》综合报道 近日,2020年气候智慧型农业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据了解,全球环境基金(GEF)“气候智慧型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项目”由农业农村部和世界银行于2014年共同启动。国际、国内专家经过5年的共同努力,引进了一批位于国际前沿的新技术、新理念,实现了技术、理念的本土化,取得了丰硕成果。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李波会上介绍,该项目在粮食主产区安徽和河南建立了10万亩示范区,项目区单位面积氮肥用量减少约10%,农药用量减少15%以上,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了10%,5年累计实现固碳减排约1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产量年均增加5%以上。从总结的经验来看,这种农业发展模式可概括为八个字“固碳、减排、稳粮、增收”。

  据了解,项目有两个示范点——河南省叶县、安徽省怀远县,应对示范点的短板与痛点,专家团队应用了多年研究的多项科技成果,逐步改变项目区的种植方式。

  “通过我们在项目区进行取土分析以后发现,氮肥降低20%,磷肥降低30%,基本不影响产量。原来老百姓买化肥,一袋是50千克,我们建议把一袋变成40千克,这样子化肥使用量一下子就减少了20%。”河南叶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许全然介绍说。除此之外,还通过优化施肥方式减少化肥使用量。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马新明介绍说:“过去老百姓都是撒施,损耗挥发严重,因此我们开始深施肥料。数据显示,深施肥料能使化肥利用率提高10%。”项目组还把施药普通喷雾器改为了静电喷雾器,喷雾更细密,节省了农药用量;同时,水肥一体化的实施,使水肥利用率提升了50%左右,还减少了土地的板结。和非项目区比较,项目区的小麦产量能提高5%~10%,水稻产量大概提高5%以上,玉米产量能够提高10%以上。

  河南叶县龙泉乡权印村种田大户贾满堂介绍说:“我是2013年的贫困户,2018年脱贫。我在和项目组学习了农业科技知识后,种植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我家以前只种玉米和小麦,现在还种辣椒、花生、红薯、甘蔗、芝麻,这样一亩地得有5000~6000块钱的收入。”这些农户的改变与成绩,在当地形成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世界银行亚太区可持续发展局局长贝努瓦·博斯克特(Benoit Bosquet)介绍,该项目收到了全球环境基金的510万美元赠款和各参与省、县2500万的美元支持,形成了重大的积极影响。“在减缓气候变化,处理好农业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引导科技创新等方面,在世界银行、世界自然基金会以及各国专家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我们将不断向全球展示着富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绿色发展路径。”李波表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深施 玉米 小麦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