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湿条件直接影响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去年冬季的暖湿气候,造成小麦条锈病的越冬基数比较大,随着气温回升,流行进程加快,目前小麦条锈病已在9个省发生了1300多万亩,是近十年来发生程度最重的一年。气象部门也介绍了四五月份江淮、黄淮地区雨水偏多,可能会造成小麦赤霉病的大流行。小麦白粉病现在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夺取今年的夏粮和全年粮食丰收,防病治虫的任务十分繁重。
农业农村部按照早谋划、早监测、早准备、早防治的思路已经采取了一些防控措施。一是提前做好防控准备。已经下发了小麦条锈病、赤霉病、草地贪夜蛾这些病虫害的防控预案,提前预拨了14亿元防控资金,支持各地提前做好防控物资准备。二是加密监测预警。启动重大病虫害发生动态网上直报,实行每周一报,重大病情随时报告,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三是精细指导服务。分病虫制订了防控技术指导意见,及时筛选推荐28种草地贪夜蛾的防控用药。四是搞好应急防治。组织各地开展了病虫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目前小麦条锈病累计防治1800多万亩次,草地贪夜蛾累计防治190多万亩次,基本上做到了应防尽防,一些地块已经防治两遍以上。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负责人王志华介绍,如何有效地把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传递给广大农民群众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气象部门一直努力的方向。为此气象部门采取了很多措施,首先是建立了国省地县四级一体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实行24小时值守,一旦监测或预报有气象灾害发生,会第一时间发布气象灾害预警,确保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能够发得出。另外,气象部门还整合多方资源,加强和相关部门信息传播渠道的共建共享共用,多手段努力使预警信息收得到、用得上,除了传统的电视、网站等渠道外,还联合农业农村部门通过手机短信、“农业天气通”APP、设在基层农村的12316益农信息服务平台、气象信息员、气象预警“大喇叭”等方式和渠道将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传递到农民手中。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20-03-30/271866.html